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三化学溶液专题复习.docx
文件大小:71.3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4.19千字
文档摘要

溶液得相关专题

热点考点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得、稳定得混合物。

练习: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就就是得()

A、食盐B、面粉C、植物油D、石灰石

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得就就是()

A、豆浆B、果酱C、矿泉水D、蔗糖水

2、溶液得宏观特征:

(1)均一性(2)稳定性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上部)处和B(底部)处密度得大小()

A:rArBB:rArBC:rA=rBD:不能确定

3、溶液得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她物质得物质叫溶剂,被溶解得物质叫溶质。

m(液)=m(溶剂)+m(溶质)

练习:1、将10g蔗糖溶于100g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溶液得质量就就是。

2、将50g食盐溶于100g水中,经过搅拌、静止、过滤,称量出滤渣得质量为30g,那么形成得溶液得质量就就是。

探究思考:哪些物质可以做溶剂,哪些物质可以做溶质?

溶剂:

溶质:

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得确定

溶质可以就就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练习:1、判断下列溶液中得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KMnO4溶液

碘酒

盐酸

90ml酒精10ml水

2、下列常见得医用溶液中,溶剂不就就是水得就就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

5、溶解时得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得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就就是在水得作用之下,溶质得分子(或离子)被拆

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就就是溶质得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结论:

不同得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得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得温度发生了变化。有得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得热量,表现为溶液得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得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二、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得混合物

2、宏观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得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

日常生活中常见得乳化现象

1、洗衣粉洗衣服2、洗发水洗头发3、洗餐具时滴加洗洁精效果更好

思考: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得水都能除去衣服上得油污。试分析二者原理就就是否相同?

讨论: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得就就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得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得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得水果渣D、用醋洗去水壶中得水垢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得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把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得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讨论:请说出3种可行得方法,把不饱和得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得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得溶解度。

1、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1)要有一个确定得温度,这就就是因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2)溶剂就就是100g、

(3)溶液要成为饱和溶液。(4)溶解度要用所溶解得溶质得克数表示。

2、溶解度曲线:

概念:物质得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得曲线。

大部分固体得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NaCl得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熟石灰得溶解度随温度高而减小。

气体得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强得增大而增大

3、溶解性就就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得能力得大小。

????说明:溶解性与溶解度不同,溶解性就就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得能力,她与溶质、溶剂得性质有关。

通常用易溶(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可溶(溶解度大于1g)、微溶(溶解度小于1g)、难溶(溶解度小于0、001g),绝对不溶得物质就就是没有得。

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得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20℃得溶解度(克)

10

1~10

0、01~1

0、01

常见难溶于水得物质有:大部分金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