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ppt
文件大小:292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第1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像……一样”或“跟……似的”意义。①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第2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用对待作状语的普通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的态度,来对待处置谓动词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有“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或“像待……似的”意思,同样含有比喻的修辞意味。①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列传》)第3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有“在……”或“向……”的意思。①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列传》)第4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①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刺”是当面讥刺、批评。第5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①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第6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6)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①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②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第7页,共1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