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日期:
大广赛可画设计创作指南
CATALOGUE
目录
01
赛事认知解析
02
创意策略构建
03
视觉设计规范
04
可画工具实操
05
作品优化策略
06
提交与评审准备
01
赛事认知解析
赛事定位与核心要求
赛事背景
参赛对象
赛事宗旨
核心要求
大广赛是国家级专业赛事,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及综合能力,推动广告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广告创作,提高创意水平,为广告业输送优秀人才。
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
作品需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符合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参赛类别深度解析
平面类
包括海报、招贴、报纸广告等,强调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01
影视类
包括短片、微电影、广告片等,注重剧情创意和拍摄技巧。
02
网络类
包括互动广告、网页设计、社交媒体推广等,突出新媒体传播特点。
03
综合类
跨类别创意作品,如结合平面、影视、网络等多个元素的广告创意。
04
创意性
作品是否具有新颖独特的创意,能否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
传播性
作品是否易于传播,能否在目标受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规范性
作品是否符合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遵循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技术性
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否表现出较高的制作水平。
评分维度与标准解读
02
创意策略构建
主题元素提取方法
深入理解大赛主题,提取核心元素,如关键词、色彩、形象等,为设计提供方向。
从赛事主题出发
探究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挖掘相关元素融入设计中,增强作品深度。
挖掘文化内涵
了解目标受众的喜好、习惯和需求,结合他们的特点提取具有吸引力的元素。
调研目标受众
文化符号融合技巧
符号的和谐共存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各符号之间的和谐搭配,避免冲突和突兀,使整体设计更加协调统一。
03
将选取的文化符号进行创意转化,通过变形、重组等方式融入设计作品中,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02
符号的转化与再生
符号的选取与解读
挑选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符号,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对其内涵进行解读和重构。
01
差异化创意表现路径
独特视角
从非常规的角度出发,寻找独特的创意切入点,使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01
创新形式
尝试运用新颖的设计形式和技术手段,如手绘、插画、动画等,提高作品的创意度和观赏性。
02
个性化表达
在设计中融入个人风格和情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03
03
视觉设计规范
蓝色系
黄色代表活力、快乐、温暖,适合用于点缀色或突出重要元素,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黄色系
灰色系
灰色是中性色,可与其他颜色搭配使用,营造出高雅、稳重的感觉。
蓝色代表科技、专业、冷静,常用于背景色或主色调,可营造出专业、清新的氛围。
主视觉配色方案
品牌字体应用标准
选择具有品牌特色的艺术字体,突出标题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
标题字体
选择易读性高的字体,如宋体、楷体等,保证阅读体验。
正文字体
根据设计内容和视觉层次,合理设置字体大小,确保信息传达的清晰度。
字体大小
版式布局黄金比例
图文结合
将文字与图片有机结合,通过排版和颜色的搭配,使信息更加生动、有趣。
03
保持左右对齐,使设计更加整齐、有序,增强用户的阅读体验。
02
左右对齐
上下留白
合理安排上下留白,避免内容过于拥挤,使整体设计更加舒适、简洁。
01
04
可画工具实操
模板适配性改造
模板选择
根据设计需求和品牌调性,选择合适的模板进行改造。
01
元素替换
将模板中的元素替换为自己的设计元素,包括颜色、图标、图片等。
02
布局调整
根据设计需求,调整模板的布局,使其更符合设计要求。
03
样式统一
确保改造后的模板与品牌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04
动态效果嵌入技巧
动画效果
利用可画工具的动画效果,为设计增加动态元素,提高视觉冲击力。
交互效果
添加交互效果,如按钮、链接等,增强用户体验。
动态背景
使用动态背景,使设计更加生动有趣。
效果预览
在设计过程中及时预览动态效果,确保设计效果符合预期。
跨设备显示
确保设计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正常显示,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
分辨率适配
根据不同设备的分辨率,调整设计的尺寸和清晰度。
触控优化
针对触控设备,优化设计的交互体验和操作便捷性。
浏览器兼容性
确保设计在不同浏览器上都能正常显示,避免出现兼容性问题。
多设备兼容性调试
05
作品优化策略
信息层级强化方案
明确信息层级,确保重要信息突出,便于观众快速理解和记忆。
信息架构梳理
通过字体大小、颜色对比等手段,强化信息层次,引导观众视线流动。
字体大小及颜色对比
合理使用图标和符号,代替文字描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图标与符号运用
视觉焦点引导设计
视觉元素平衡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