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
2.以下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选举权
B.物权
C.债权
D.知识产权
答案:A
3.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年龄是指()
A.未满14周岁
B.未满16周岁
C.未满18周岁
D.未满20周岁
答案:C
4.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犯罪()
A.抢劫
B.正当防卫
C.盗窃
D.诈骗
答案:B
5.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A.要约和承诺
B.提议和同意
C.起草和签字
D.协商和登记
答案:A
6.民事诉讼的时效一般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7.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答案:B
8.在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
A.限制
B.自由
C.禁止
D.引导
答案:B
9.以下哪项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随意性原则
答案:D
10.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和商标权
B.专利权和著作权
C.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
D.商标权和发明权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返还财产
答案:ABCD
2.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公民
D.媒体
答案:ABC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类推原则
答案:ABC
4.下列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有()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D
5.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ABCD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
B.权限合法
C.内容合法
D.程序合法
答案:ABCD
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出版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答案:ABCD
8.以下哪些属于物权()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
D.知识产权
答案:ABC
9.以下属于诉讼证据的有()
A.物证
B.书证
C.证人证言
D.当事人陈述
答案:ABCD
10.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包括()
A.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B.个体经济组织与雇工之间的关系
C.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
D.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
答案:正确
2.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答案:正确
3.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
4.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答案:正确
5.所有的合同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错误
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是受贿罪。()
答案:正确
7.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答案:正确
8.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正确
9.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答案:错误
10.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什么是正当防卫?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3.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环节。
4.简述消费者的权利。
答案: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等权利。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加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