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文件大小:31.79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8.66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2024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启动报名,报名时间为4月8日早8时至()晚8时。A.4月30日

B.4月18日

C.4月20日

D.4月15日

【答案】:A

2.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将于()正式实施。

A.10月1日B.9月1日C.12月1日D.11月1日

【答案】:D

3.“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泰嘉贸易公司从国外购进100吨钢材,委托某船运公司运往中国境内。一日,该船运公司一艘夹载着该船船员私自在国外购买的500多件电器等物,在中国海口市担杆岛附近海域进行走私交易时,被中国某海关抓获。该海关作出决定,将包括该贸易公司100吨钢材在内的船上所有物品予以没收。该贸易公司与海关交涉,要求返还100吨钢材未果。对此,该贸易公司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向人民法院提供了合法购运100吨钢材的证据,要求人民法院撤销被告没收财产的处罚决定,并要求被告返还100吨钢材。该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在诉讼期间,被告撤销了没收贸易公司物品的决定,但被告称:船运公司货船走私一案已经市公安局批准立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对贸易公司的钢材是不是走私货物还未确定,所以不能返还。对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该海关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

C.原告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D.该海关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答案】:A

5.()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之中,缺乏这一元素的话容易患夜盲症。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C

【答案】:B

6.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A.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B.文天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B

7.当前,我国比较成熟的民用移动通信技术是()。

A.5G

B.2G

C.3G

D.4G

【答案】:D

8.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之一是,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如果一个人的本职工作做不好,应付工作,最终失去的是信誉,再找别的工作,做其他事情都没有可信度。如果认真做好一个工作,往往还有更好的,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去做,这就是良性发展。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核心准则反映的是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A.奉献社会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诚实守信

【答案】:C

9.()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D.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B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古籍文献()。

A.《周书·康诰》

B.《汉书·艺文志》

C.《论语·泰伯》

D.《虞书·尧典》

【答案】:C

11.为了耕种自己的土地而必须经过他人土地的,可在他人土地上成立通行权,该通行权在物权的权利体系中属于()。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相邻关系

C.用益物权

D.地役权

【答案】:B

12.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

A.伽利略系统

B.格洛纳斯系统C.GPS系统

D.北斗卫星系统

【答案】:D

13.下列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甲发现乙与其妻通奸,遂当场将乙打成重伤

B.王某知道付某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