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压力蒸汽灭菌时,一般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温度为()
A.115℃B.121℃C.126℃D.132℃
2.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及时间应为()
A.T≥90℃,时间≥3分钟
B.T≥90℃,时间≥4分钟
C.T≥90℃,时间≥5分钟
D.T≥90℃,时间≥6分钟
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定期对工作过程和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总结分析,不断()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工作质量
C.提高服务态度
D.提高经济效益
4.去污区应保持相对()
A.正压B.负压C.常压D.高压
5.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保留的期限应为下列哪项()
A.6个月B.12个月C.18个月D.3年
6.管腔类器械进行干燥处理时,宜选用的干燥设备是()
A.自然干燥B.低纤维絮擦布擦干
C.压力气枪D.以上都可以
7.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后的物品存放不能超过()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2小时
8.环氧乙烷灭菌时,常用的浓度是()
A.400mg/L-600mg/L
B.600mg/L-800mg/L
C.800mg/L-1000mg/L
D.1000mg/L-1200mg/L
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不包括()
A.去污区B.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C.无菌物品存放区D.治疗区
10.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残留
A.污渍B.血渍C.水垢D.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有()
A.手术器械B.穿刺针C.腹腔镜D.活检钳
2.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有()
A.物理监测B.化学监测C.生物监测D.工艺监测
3.消毒供应中心应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
A.人员管理B.质量管理C.监测管理D.职业安全防护管理
4.器械清洗常用的方法有()
A.手工清洗B.机械清洗C.超声清洗D.喷淋清洗
5.包装材料应符合的要求有()
A.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入
B.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C.灭菌后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入
D.能承受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变化
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包括()
A.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B.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
C.追溯到每批灭菌物品的信息
D.召回和处理任何质量问题的过程
7.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包括()
A.职业道德规范
B.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和技能
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
D.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8.以下哪些情况时,器械需要重新清洗()
A.器械清洗后干燥不彻底
B.器械包装后发现有污渍
C.灭菌失败
D.器械在储存过程中发现有污染迹象
9.灭菌物品在储存时应注意()
A.分类存放
B.离地面≥20cm
C.离墙≥5cm
D.距天花板≥50cm
10.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包括()
A.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B.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C.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D.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所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都必须先进行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2.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存放区温度应控制在16-24℃。()
3.只要化学监测结果合格,就可以判定压力蒸汽灭菌成功。()
4.手工清洗器械时,应按照先清洁后消毒的顺序进行。()
5.一次性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6.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必须通风散气,待残留环氧乙烷含量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7.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圆帽、口罩等防护用品。()
8.被朊病毒污染的器械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分钟,再按常规清洗消毒灭菌。()
9.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不需要定期维护保养。()
10.无菌物品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压力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