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若干策略探析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降低经营风险,提供优质的服务给社会群体,都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来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转。目前看来,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行政事业单位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来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
1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强化单位服务能力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管理型,现在都逐渐变为了服务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单位的服务能力,确保单位的服务工作顺利进行。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要学会借鉴现代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然后再结合单位内部的实际问题构建出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单位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1.2有助于强化单位管理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没有采取合适的控制体系,那么单位里的员工很难有较高的工作激情,行事效率就会很低。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奖惩机制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动力,员工之间也会根据提出的机制互相沟通,协助合作,最终在保证任务质量的前提下能大大减少使用的时间,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做事效率更高,加快发展的步伐。
1.3有助于加快廉政建设进程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对员工提出的要求可以规范做事方式,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贪污腐败等事情的发生。很多做事原则都会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内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单位领导传统的观念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的单位对于内控体系的建设。很多领导对于内控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依然带有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只是给表面工作,对于单位的实际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有的领导虽然意识到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但是投入的工作还只是限于部门之间的管理合作问题,并没有做足风险管理的工作。这种过于薄弱的意识问题严重影响了单位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关键时刻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2.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关人员的素质低下
一般而言,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整体的预算管理时,行政事业单位要以预算管理为引导,统筹安排财务的所有相关事宜,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意识到其在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预测管理工作时就不够上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并依据去年的决算方案和结果来进行。这样的预算结果往往是没有足够依据的,里面的评价结论和论证依据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单位的整体发展计划很难有明确的目标,也很难更好的发展进步。
2.3缺乏针对性的监督措施
严格的监督机制能保证各个部门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高效的开展工作。但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往往没有采用有效的监督措施,内部的审计部门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在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环境下,要构建严格的监督机制,对相关审计部门做好授权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内控工作。
2.4财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在财务任务的分配上,要综合考虑每个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员编制工作。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做好人员安排,常出现员工无法胜任工作的现象,或是给一个员工安排多个岗位,这样会使员工无法协调好多个岗位之间的工作。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指工作能力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如果一个员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那么很难做好上级布置的任务,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发展。例如很多财务资料和原始数据的丢失,主要是因为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责任意识,才能最使这种最基础的保管工作都出现问题。
3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
3.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要想进行好内部控制工作,首先要解决错误的意识问题。很多领导和员工的传统意识较强,认为内部控制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单位要从上到下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要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就要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部门和员工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工作,使内部控制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国家提出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其要求进行内部控制的建设,科学地构建单位内部的审计制度,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从而使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科学地运行工作。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还要给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分配好相应的职务,并赋予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