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
摘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强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有效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对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正是个人人格形成以及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应该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主要方向之一。考虑到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性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小学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以改革为先导,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深入,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小學生独特的个性特征以及强烈的好奇心的影响,使得其在认识和判断外界事物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也特别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如果道德与法治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关注和强化,那么很多小学生可能会产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偏差,不利于其后续的成长和发展。
现阶段,有些小学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没有在教学实践中融合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使得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难以满足小学生的这方面的学习需求;二是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理念尚未进行转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没有突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三是有些小学教师在设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时,存在超前意识,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已经超出小学生可以理解的范畴,难以发挥教学的效果,实际上阻碍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基于以上现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各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伴随着国家有关小学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逐渐被关注,并且在教学实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包囊万象,融合了历史、地理、心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属于典型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超出常规化的教学范畴,与其他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小学教师在实施这方面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其他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能够驾驭和把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体现较强的教学能力。
(二)整合学科主题,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覆盖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牵涉到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这方面教学的时候,应该整合学科主题,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覆盖面。一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应该与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学生在接受和学习对应的知识和内容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得到相应的感知和了解。
另一方面,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融合很多其他学科的内容,小学教师在实施相关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长期性。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往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体现,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巩固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将道德与法治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从这个方面来说,就需要小学教师关注自身的教学素养,尤其是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就不能将教学内容始终局限在某一个学科知识框架之内,而应该有效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覆盖面。例如,教师在讲解《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将美术教学或体育教学的内容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与学生一起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与学生一起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之处。以这样的亲身体验方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就能够从根本上为学生树立保护校园环境的思想观念,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推崇体验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形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不能按照其他文化课的要求来实施,也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识记和背诵层面,而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层面。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推崇体验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形成。将体验式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团结协作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游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强调小组内部的团结与协作意识。以游戏体验式融入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从根本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