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漯河市第五初级中学
漯河市
张亚楠
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过程与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将一次性杯子倒扣在水平地面上,让一位同学缓慢的站上杯子,观察杯子变瘪;
2.将12个一次性杯子倒扣在水平地面上,平铺上一块木板,让一位同学缓慢的站在木板上,观察一次性杯子并没有变瘪,这是为什么呢?
在以上现象中,为什么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呢?压力的作用效果究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一节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学习: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验时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步骤:甲图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现象:甲乙:保持受力面积相同,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来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
乙丙:保持压力相同,通过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来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结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将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用字母p表示。
若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那么有F=F
压强的单位:N/m2,帕斯卡,简称帕,写作Pa
3.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
小小的蚊虫能轻易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漠中,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那么,应该如何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呢?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观察以下的图片,思考它们各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三)巩固练习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