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NB-IOT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docx
文件大小:1.92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5.27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NB-IOT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内容概况:步入2023年,中国NB-IoT基站投资规模为269亿元,同比下降13.99%。这一趋势的背后,主要归因于三大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上的巨额投资需求,导致它们的资本开支面临严峻挑战。早在2020年,三大运营商便计划投入超过3300亿元的资本支出,其中超过50%即1800多亿元被用于5G投资。鉴于这样的财务压力和投资重点转移,大规模扩展NB-IoT网络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因此,“按需新增建设NB-IoT基站”的策略逐渐成为了主流选择。与此同时,2023年中国传统水表、燃气表的智能化需求相较于往年有所放缓,这一市场变化直接削弱了NB-IoT基站的新增需求。此外,烟雾报警器市场也开始逐步转向采用同样具备低功耗特性的其他技术,如LoRa和Sigfox,这进一步减少了NB-IoT基站的投资吸引力。截至2023年底,全国范围内已建成的NB-IoT基站数量超过了100万个,实现了95%的高覆盖率。在这样完善的网络覆盖基础上,对于新增基站的投资需求自然也随之减少。

相关上市企业:中兴通讯(000063)、中国移动(600941)、小米集团(01810)、中国电信(601728)、大唐电信(600198)、中国联通(600050)

相关企业: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紫光展锐(上海)有限公司、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美格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NB-IOT、NB-IOT市场规模、NB-IOT行业现状、NB-IOT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NB-IoT是物联网技术的一种,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广覆盖等特点。它定位于运营商级、基于授权频谱的低速率物联网市场,支持物联网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是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最佳联接技术之一。作为5G时代下的基础联接技术,NB-IoT承载着智慧家庭、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智能世界的基础联接任务,广泛应用于智能表计、智慧停车、智慧路灯、智慧农业、白色家电等多个领域。NB-IoT主要分为全连接网络、半连接网络和非连接网络。

NB-IOT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NB-IOT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14年2016年的初始提出与标准制定阶段,2014年5月,华为首次提出了窄带技术NBM2M,这标志着NB-IoT技术的初步概念形成。2015年9月,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达成一致,将NB-CIoT和NB-LTE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融合,形成了NB-IoTWID,确立了NB-IoT为窄带蜂窝物联网的唯一标准。2016年6月,NB-IoT核心标准正式在3GPPR13冻结,标志着NB-IoT技术标准的成熟。同时,在CCSATC5WG9#77次会议上通过了NB-IoT系列行标的立项工作,计划于2016年年底发布,这为中国NB-IoT的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2016年至2017年的试点与商用准备阶段,2016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在上海迪斯尼物联网启动商用,建设了全球首个preNB-IoT大规模连续覆盖区域。2016年4月,华为宣布与沃达丰成立NB-IoT开放实验室,推动NB-IoT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17年初,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部署NB-IoT网络,并进行业务试点及试验。2017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网络部署,构建NB-IoT网络基础设施。同时,中国电信发布了NB-IoT业务套餐,标志着NB-IoT商用服务的正式推出。

2017年至今的规模商用与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末,中国NB-IoT网络实现了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的覆盖,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纷纷推出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2017年9月,中国NB-IoT规模商用首单落地,深圳电信公司宣布首单6000户的NB-IoT智能燃气表放号,这标志着NB-IoT技术在中国的规模化应用正式开始。2020年,根据工信部的规划,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近年来,随着5G建设和物联网终端的渗透,中国广域网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提升,NB-IoT技术作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安防等多个领域,NB-IoT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NB-IOT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NB-IOT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厂商、模组及传感器厂商、基站供应商以及基础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中游为通信运营商和平台服务商,其中通信运营商负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