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代码:3180718
适用专业:现代物流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学时:54学时(理论:26实践:28)
学分:3学分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培养物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特征、物流系统的要素、以及物流系统建模、预测和评价决策的方法。《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智慧运输运营》、《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课程。本课程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用近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来研究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开发、设计、组织、管理、调整、控制、评价等问题,使物流系统整体最佳地实现预期目标,能够运用物流系统工程的有关方法来解决实际存在的物流问题。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企业的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和模式组织机构选择;
能够清晰地表达企业的物流信息需求;
能够应用常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方法与技术进行物流设施选址、物流设施布置、搬运系统设计、仓库内部规划等。
2.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企业物流系统发展的现状,熟悉系统的概念与构成要素,物流战略环境与特征以及企业内部物流组织机构的、取向与定位,掌握物流系统化思想和选择常见的物流系统规划方法与技术。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设备选址与物流网络、物流工程设施设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布置技术及应用、设施布置及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库与配送中心设计、物流辅助设施及工程等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
1.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对应有八个学习性任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课程整体内容
序号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任务5
任务6
任务7
任务8
工作任务名称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认知
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系统设计
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仓库布置规划与设计
物流信息流程分析与设计
理论学时
2
2
4
4
4
4
4
2
实践学时
4
6
6
6
6
学时合计:54学时
理论学时
26
实践学时
28
表2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
序号
学习性工作任务
教学要求
知识内容及要求
技能内容及要求
任务1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认知
了解物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在机理、基本要素和意义。
能描述物流系统、物流系统规划内在机理、规划的基本要素和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
任务2
物流战略规划解读
了解物流战略的定义和内容;
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
能根据一定的背景资料,采用常用的战略规划方法设计物流战略。
任务3
物流系统模式与组织系统选择
了解物流系统及其设计的内容;
掌握物流组织系统主要形式及其使用范围。
能说出不同的组织形式的使用范围。
任务4
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
了解物流网络的概念;
掌握物流网络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物流设施场址选择和评价的常用方法。
能应用盈亏平衡点法和重心法进行物流设施场址选择。
任务5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了解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含义及程序;
熟悉设施系统布置设计要素与模式;
掌握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能应用SLP法对物流设置进行布置;
能应用流量——距离分析法和优缺点比较法评价物流设施布置方案。
任务6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了解搬运系统的概念、搬运系统分析、搬运系统设计的含义;
熟悉搬运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原则、搬运系统设计的过程;
掌握搬运方案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即SHA与SLP。
能采用SHA与SLP法,进行简单搬运方案的设计,包括物料搬运的基本路线及选择、运输单元的选择等。
任务7
仓库布置规划设计
了解仓库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分类、设计步骤;
熟悉仓库的功能、普通仓库和自动化仓库的空间构成及规划内容、仓库储存区域空间规划的影响因素;
掌握荷重计算法、托盘尺寸计算法,仓库通道宽度设计、库房高度设计方法;
自动化仓库的平面布置、空间布置等方法。
能应用荷重计算法、托
盘尺寸计算法等方法进行仓库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布置规划。
任务8
物流信息
流程分析与设计
了解物流信息的含义与构成及分类、物流信息系统的含义与基本功能;
熟悉物流信息的特征、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及特征、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掌握物流信息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能描述物流信息需求,绘制物流信息流程图。
2.策略性的能力训练任务设计
根据中基层物流管理人员对八个任务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