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品牌形象设计
课程代码:3230351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64学时(理论:24实践:40)
学分:4学分
课程团队成员: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国家资源库标准化课程,同时也是视传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开课期数3期,累积报名人数6881人。《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着力于培养学生从事设计工作所必备的市场调研、VI设计流程、创意表现和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从事标志设计、VI设计、版面设计、品牌形象策划与实施等工作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能够胜任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为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版式设计、文字创意设计、设计策划与文案、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预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在理论学习完成后,进入项目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发展职业能力。经过论证和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教学项目:调研分析与设计定位、VI手册基础设计项目、VI手册应用设计项目、VI手册编订项目。这些项目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的需要来进行。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训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目标与要求
掌握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品牌形象设计体系形成的原理,能够根据品牌形象设计的程序,进行市场调研与正确的设计定位,确定设计表达要素,具有从基础系统到应用系统完整、系统地进行VI设计与VI手册制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胜任品牌策划与设计等职业工作岗位。
(二)具体目标与要求
1.素质
掌握品牌形象策划与设计相关的综合职业素养:刻苦学习精神、良好职业行为、团结协作精神、规范应用习惯等非技术能力。
2.知识
能依据设计题目完成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
能在调研基础上进行创意开发和设计定位;
能完成设计题材和设计形象的选择;
能选择合适的设计形式和设计技法完成设计;
能完成设计的正稿制作与视觉修正;
能利用相关绘图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3.能力
具有市场调研和创意开发的能力;
具有运用不同设计形式和技法进行设计表达的能力;
具有VI精致化制作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置的依据(国家标准要求、专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等)、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范、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新指南等;
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体现学科知识与行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教学内容的序化情况及依据(授课内容选取的依据,授课顺序排序的依据)。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安排见表1:
表1《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结构
序号
学习任务(项目)
子任务(项目)
1
项目一:
品牌形象设计基本理论
1.品牌形象设计概述
2.调查分析与设计定位
2
项目二:
品牌VI基础系统设计
1.标志设计
2.标准字体设计和基本要素组合规范
3.品牌色彩系统设计
4.辅助图形设计与吉祥物设计
5.品牌VI基础系统设计
项目实训
3
项目三:
品牌VI应用系统设计
1.品牌办公应用系统设计
2.品牌广告宣传应用系统设计
3.品牌VI应用系统设计实训
4
项目四:
品牌VI手册的编订
1.品牌VI手册的设计与制作
2.VI手册编制与装订
(三)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安排
【建议这里体现课程内容与赛、证的联系】学习任务(项目)描述、结构与内容、目标与要求及学时分配(总学时:64,理论24/实践40)见表2:
表2《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表
序号
学习任务(项目)
子任务(项目)
教学内容
课时数(理论/实践)
目标与要求(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场地
1
品牌形象设计基本理论
品牌形象设计概述
了解品牌的概念;
了解品牌的历史与发展;
掌握品牌构成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品牌形象设计的功能。
理论2
知识点:品牌的概念、品牌构成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点:建立全面的品牌形象概念和培养理性的设计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