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育苗技术》(教案)-中职农林牧渔大类《农作物生产》高教版第三版(北方本)全一册
教学设计理念
秉持“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中职农林牧渔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与烟草行业实际生产要求。考虑到中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将烟草育苗技术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中。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烟草育苗场景,运用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训练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烟草育苗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烟草生产岗位工作。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烟草生产行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烟草育苗在整个烟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树立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激发学生投身烟草生产工作的热情。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操作、注重细节的职业习惯,在烟草育苗实践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科学思维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研究烟草育苗技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烟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现象中总结规律,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探索不同育苗技术的优缺点,尝试创新育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烟草育苗的原理,包括种子萌发条件、幼苗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育苗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烟草育苗的主要方法,如常规育苗、漂浮育苗、托盘育苗等,了解每种育苗方法的特点、操作流程和适用场景。
全面了解烟草育苗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要点,涵盖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操作规范。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和生产需求,合理选择烟草育苗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育苗计划。
熟练掌握烟草育苗各环节的实际操作技能,如准确进行种子消毒、合理配制育苗基质、规范播种和科学管理苗期等,能够独立完成烟草育苗工作。
具备对烟草育苗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如识别和防治苗期病虫害、解决幼苗生长异常等问题,保障烟草幼苗的健康生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烟草育苗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这是学生掌握烟草育苗技术的基础,只有了解不同育苗方法,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烟草育苗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包括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这些是保证烟草幼苗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烟草苗期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烟草幼苗生长,掌握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烟草育苗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并能根据实际生产条件灵活选择和应用,这需要学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
精准把握烟草育苗各环节技术要点的操作细节,如种子播种深度、苗期温湿度控制等,操作不当会直接影响育苗效果,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分析烟草育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际生产中问题复杂多样,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烟草从育苗到收获的完整生产过程视频,重点突出烟草幼苗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以及优质烟草苗对后期烟草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影响。播放结束后,展示一些因育苗技术不当导致烟草幼苗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的图片案例。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视频和图片,大家可以看到烟草育苗是烟草生产的重要开端,那大家想一想,在烟草育苗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关键技术才能培育出优质的烟草苗呢?”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和图片,被烟草的生长过程所吸引,同时对因育苗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感到惊讶。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初步想法,如认为需要选好种子、照顾好幼苗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烟草育苗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知识讲解
1.烟草育苗的原理
教师活动:教师运用PPT,结合动画演示,详细讲解烟草育苗的原理。从烟草种子的结构和生理特性入手,讲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等,通过图表展示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的速度和发芽率。同时,讲解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光照、土壤等)与幼苗生长的关系。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如“为什么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光照对烟草幼苗的生长有哪些具体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观看PPT和动画演示,积极回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