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课件.ppt
文件大小:517 KB
总页数:1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85万字
文档摘要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6.3结果计算

A.6.3.1沉降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A.6.3.2浮游菌发计算公式见式(A.3)

空气中菌落总数(cfu/m3)=采样器各平皿菌落数之和(cfu)采样速度(L/min)X采样时间(min)×1000……(A.3)

A.6.4结果判定

A.6.4.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A.6.4.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A.6.4.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A.6.5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7消毒液的监测

A.7.1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库存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依照产品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测定可用上述方法,也可使用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浓度纸(卡)进行监测。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7.2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A.7.2.1.1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A.7.2.1.2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比例的中和后混合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72h,计数菌落数;怀疑与医院感染爆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消毒液染菌量计算见式(A.4):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10×稀释倍数………(A.4)A.7.2.2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A.7.3注意事项

采样后4h内检测。

A8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

A.8.1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进行采样。

A.8.2采样方法布巾、地巾等物品可用无菌的方法剪取1cm×3cm,直接投入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A.8.3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取采样液检测致病菌。

A.8.4结果判定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A.9致病菌的检测

当怀疑被某致病菌污染时,或怀疑医院感染与某致病菌有关时,致病菌的检测依据污染情况进行相应指标菌的检测。检测方法参考相关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

(资料性附录)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B.1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磷酸二氢钾1.36g蒸馏水加至1000mL将各成分加入到1000mL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调pH至7.2~7.4,于121℃压力蒸气灭菌20min备用。B.2无菌检验用洗脱液吐温―801g蛋白胨10g氯化钠8.5g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