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020.40
CCSZ05
DB61
FORMTEXT陕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61/FORMTEXTTXXX—FORMTEXTXXXX
DBFORMTEXT61/FORMTEXTTXXX—FORMTEXTXXXX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第5部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nheavymetal-involvedmines—Part5:Thepreparationoffeasibilitystudyreportonpreventionandcontrolofenvironmentalpollutionofhistoricallegacymines
征求意见稿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DBXX/XXXXX—XXXX
PAGE
PAGE1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第5部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污染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编制流程及编制内容等。
本文件用于指导技术单位制定涉金属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区域综合整治规划等技术文件时使用,管理部门开展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整治规划的审批时可参考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1/T××××.1《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通则;
DB61/T××××.2《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调查评价;
DB61/T××××.3《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环境监测;
DB61/T××××.4《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分区风险评估及防控。
术语和定义
DB61/T××××.1《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第1部分:通则中界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一般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任务是对新建或改扩建环境工程,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其投产后的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效果进行预测,在既定的范围内进行方案论证的选择,以便更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预定的环境保护、社会和经济效益。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工程的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规模、厂(场)址和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在多方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并推荐工程建设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环境工程项目立项、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以及环境工程用地征用范围的需要。
资料收集
区域社会基础资料
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行政区划、人口规模、矿山数量、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资料。
区域环境资料
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与气候资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资料、河流水系等资料。
矿区历史资料
收集项目涉及的矿区规划、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排矸场、排土场、尾矿库等设计文件;矿山勘查资料、矿山闭坑地质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储量核实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及关于生产、停产、关闭等政府性相关文件、矿区历史卫星图等资料。
污染状况资料
收集项目所在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国家和地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矿山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数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等数据与资料。
其他资料
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水源保护等资料。
报告编制内容
项目概况
项目全称及简介。概述项目背景与来源、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污染防治范围和污染防治对象、污染防治工作的定位、主要工作内容、结论和建议。
报告编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关规划依据等。
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概况
描述地理区位与经济社会概况、区域自然与环境状况、矿区地质环境状况和矿区及周边敏感对象。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
描述矿产资源类型及分布、矿产开发历史与现状。阐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历程,分析阶段性成效。
调查与评估
基础性调查
矿山基本概况,行政区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等信息。
生态环境污染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