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2025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事业单位48人(第三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我国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任何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都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团结坚如磐石”,是因为我国()。①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与歧视的阶级根源②已经消除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团结坚如磐石”,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差异是天然存在的,排除②。故选B。
2.区分阶级的根本性,是其与()的关系
A、生产资料
B、生产水平
C、生产工具
D、劳动分工
答案:A
解析:区分阶级的根本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故选A。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一般是()。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
B、生产资本的增大
C、流通资本的增大
D、单个资本的增大
答案:B
解析:破题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表示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激烈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生产资本的增大即不变资本的增大,可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故选B。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上迅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
②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③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A、只有②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均是
答案:B
解析: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说法④错误。故选B。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下列全部属于近30年来取得的重大突破的一组是()。
A、哥德巴赫猜想、载人航天、古生物考古、南水北调
B、月球探测、核电工程、反西格玛负超子、陆相成油理论
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
D、激光照排技术、量子通讯、古生物考古、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答案:C
解析: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1959年,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王淦昌领导的实验组,在苏联用丙烷气泡室发现了一种新基本粒子“反西格马负超子”;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密切合作,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故选C。
6.()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道德
B、法律
C、文明公约
D、经济合同
答案:B
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故选B。
7.“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开始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但付诸实践是在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解放的时间分别是()。
A、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9月1日,1999年12月21日
C、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1日
D、1997年9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12月20日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故选A。
8.下列文学常识叙述错误的是()。
A、《母亲》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著作,列宁曾对它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它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B、我国现代文学的分期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称为新文学,即现代文学,《狂人日记》就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C、被称为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