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
2.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3.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D.实事求是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C.坚持重点论D.全面有重点地看问题
5.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C.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是有限的
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渔猎社会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工业社会
12.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使用价值B.剩余价值
C.价值D.交换价值
1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
C.国家制度D.文官制度
17.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
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
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A.生产过剩B.商品短缺
C.长期萧条D.持续高涨
1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0.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
21.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
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
22.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
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23.下列不属于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傅立叶B.圣西门
C.康德D.欧文
24.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
25.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A.各尽所能,平均分配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