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616.5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1.46千字
文档摘要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教材分析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是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增大,使得很多区域生态遭到了破坏,动植物物种灭绝呈加速态势,设立自然保护区越来越重要。设立自然保护区也是各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本节课的内容同样意在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认识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此外,生态问题也是全球常见的问题,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一是介绍了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让我们认识了自然保护区以及它的发展、类型、内部结构。二是分析了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让我们了解了生态安全及其重要性,也认识到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还让我们深刻理解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三是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分析了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三江源地区凸显的生态问题、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成效,充分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内部结构、类型。(区域认知)

2.运用实例,理解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综合思维)

3.结合案例,了解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及出现的问题。(地理实践力)

4.结合实例,说明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意义。

2.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3.三江源地区以及我国其它地区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

一、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1.概念2.发展

【活动探究1】碳循环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三大类。查阅资料,按照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三大类型,分别举例说出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表扬分享成果的小组,并讲解

3.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结构

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区内严禁一切干扰活动。

缓冲区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带,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周围,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二、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生态安全①概念:②地位:③设立背景:

2.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

3.设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1)保护自然本底(2)贮备物种(3)保护生物多样性(4)提供生态服务(5)其它作用

【活动探究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图示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河源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生态价值。

(3)判断三江源地区珍贵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的主要原因。

(4)简述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的具体措施。

【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陈述:本节课的内容就上到这,下面通过习题检测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请同学完成当堂检测的习题。并举手分享解题成果及思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