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微软用户_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科学学 21747488.doc
文件大小:200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1.04万字
文档摘要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

科学学科第二单元/章达标教学计划

学校

进修附小

年级

范围

《蜡烛的变化》、《食盐和水泥》、《铁生锈》、《牛奶的变化》四课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了解物质变化是科学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使学生知道物质变化的类别:一是形态变化;二是会产生新的物质,并能认识物质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从探究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

重点

能设计探究实验思路,会探究实验,并能自主评价探究过程;探究归纳出物质的两种变化。

教学

难点

探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能归纳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能表达交流如何防止铁生锈,调查金属生锈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

5课时

送达命题人

杨红娟

单元

达标

结果

分析

备注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进修附小,年级六,学科科学.

授课人

杨红娟

班级

时间

课题

5蜡烛的变化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重点

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

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方法

目标教学法

手段

利用多媒体

5蜡烛的变化

加热:蜡块蜡油不产生新物质

(固体)冷却(液体)(形态变化)水

点燃:蜡烛二氧化碳产生新物质黑色物质

课内

练习

背写本课重点内容

课外

练习

导学与训练

教学过程

个性化思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提出探究问题

1.师谈话: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变化,如蜡烛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

2.师手拿蜡烛问:你可以让蜡烛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学生说“熔化”,要追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蜡烛熔化?)

3.师谈话:蜡烛加热和点燃后发生的两种变化一样吗?

4.生:各抒已见。(如果学生认为这两种变化不一样,要追问:什么地方不一样?目的是往“产生新物质:水、二氧化碳、黑色物质”上引导)

5.师讲述: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下面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二、学生自行探究蜡烛的变化

1.出示《蜡烛的变化》预习提纲(见附页)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组长组织好组员,按照预习提纲的要求进行学习。

3.生交流、汇报:自学情况(边汇报边演示)

(1)加热蜡烛的实验

(2)点燃蜡烛的实验

4.师讲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提出要求:

(1)注意安全,别烫着;

(2)实验时要小声交流;

(3)要及时记录。

5.学生分组实验。

6.师巡视,与生交流:

(1)有什么现象发生?

(2)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往是否产生新物质上引导)

(3)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的变化一样吗,各自有什么特点?

7.生分组汇报:操做的是什么实验,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及得出了什么结论

8.师生总结:“有没有产生新物质”是将变化进行分类的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将蜡烛的变化分成两类:加热蜡块的变化属于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蜡烛燃烧的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9.师问:蜡块碎了、软了、变形了,这些变化属于哪类变化?

10.学生汇报

11.师追问:怎么才能知道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呢?

12.学生先交流,然后看书31页,再交流。

13.师讲述:判断31页图中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14.小组讨论、在书上分类。

15.汇报

16.谈话: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题

2.生:小组长负责考查,记录不会的组员和哪道题不会,要帮助学会。

3.全班交流。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进修附小,年级六,学科科学.

授课人

杨红娟

班级

时间

课题

6食盐和水泥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做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

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难点

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