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庆男子蹊跷失踪事件——2025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5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docx
文件大小:15.6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43千字
文档摘要

重庆男子蹊跷失踪事件——2025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5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一、热点事件聚焦

“60天了。世界没有任何变化,只有我失去了我的爸爸。”5月21日,重庆市巫溪县的夏女士发布视频,言辞中满是悲切与无助,恳请网友帮她寻找蹊跷失踪两个月的父亲。

夏女士的父亲夏光奎,今年60岁,身高1.60米左右,居住于巫溪县古路镇青龙村。原本,他与妻子在外地和儿女一同生活。然而,今年因村里修路,他担忧涉及自家老房子,春节后便独自回到老家。夏光奎视力欠佳,但生活尚可自理,日常自己洗衣做饭,闲暇时就在村里四处遛弯。

今年3月21日,夏女士拨打父亲电话,却无人接听,当时她并未太过在意。可随后两天,夏女士及哥哥、母亲轮流拨打,电话始终无人应答。3月24日,亲戚受托前往家中查看,竟发现门锁一拧即开,夏光奎的手机正在充电,钱和身份证都置于显眼之处,然而人却踪迹全无。夏女士和家人得知后,立即报警并从外地匆忙赶回。

据夏女士透露,自家监控去年就出现网络故障,不过左邻右舍以及村里各处道路均设有监控,却都未捕捉到父亲离家的画面。3月20日中午和下午,离家100米远的公路工地上两次拍到父亲遛弯的身影,之后父亲便回了家,自那以后,他再未出现在任何监控之中,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父亲3月20日白天遛弯时所穿的那套衣服,就放置在房间的椅子上,以至于家人们都不清楚他失踪时身着何种衣物。

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行动,动用无人机在附近山上展开搜寻,当地救援队也赶来支援。他们甚至抽干了附近的池塘水,排空了厕所,却依然没有发现夏光奎的踪迹。截至5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称虽已派出无人机、搜救犬并组织多名人力进行搜索,但仍未获取关于夏光奎的有效线索。巫溪县蓝天救援队相关人士也表示,前往村里搜寻后,暂无任何进展。

二、事件引发的思考

社会安全与公共秩序:一个大活人在监控密布的环境下离奇失踪,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当前的社会安全与公共秩序产生思考。虽然如今监控设备在乡村等地区日益普及,但在应对此类突发状况时,似乎仍存在诸多漏洞。这一事件警示我们,社会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无论是监控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还是应急响应机制,都应做到无死角、无延迟,切实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家庭与亲情的纽带:夏光奎独自回老家,本是出于对家庭房产的关心,却没想到遭遇如此变故。这一事件凸显了家庭中亲情纽带的重要性。当家人分隔两地时,如何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关注亲人的生活状况,成为每个家庭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在面对困难和决策时,家庭成员之间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避免因信息不畅而导致意外发生。

舆论与公众力量:夏女士通过发布视频求助网友,这一行为体现了网络舆论和公众力量在解决此类问题中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可能为寻找失踪人员提供更多线索和帮助。然而,如何合理引导公众力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避免谣言传播和不实信息干扰搜寻工作,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相关案例与观点

相似案例:此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人员离奇失踪案件。比如某地一位老人在公园散步后失踪,周边监控同样未捕捉到其离开公园的画面。经过警方和社会各界的多方搜寻,最终在公园一处隐蔽的角落找到老人,但老人已不幸离世。这些案例都反映出在人员失踪事件中,寻找工作往往充满艰难与挑战,也凸显了加强社会安全管理和提升搜寻能力的紧迫性。

专家观点:有社会学专家指出,此类失踪事件不仅考验着警方的侦查能力和救援力量,更反映出社会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乡村地区,人员流动相对复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还不够完善,这些都可能为意外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加强乡村基层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于保障民众安全、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四、在语文写作中的运用

命题角度

记叙文:可以以这一事件为蓝本,从夏女士的视角出发,详细描述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她从发现父亲失踪后的心理变化,四处奔走寻找的艰辛,以及对父亲归来的期盼等,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情节推进,展现亲情的珍贵以及面对困境时人性的坚韧。

议论文:可围绕事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展开论述。如探讨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加大对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更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等观点;也可以论述家庭沟通与亲情维系的重要性,倡导家庭成员之间要多关心、多交流,共同守护家庭的温暖与安全。

散文:以失踪事件为切入点,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关爱、家庭责任的思考。通过优美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感悟相融合,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写作思路示例(以议论文为例)

开头:通过引用夏女士的求助话语或简单描述事件经过,引出论点,如“重庆男子蹊跷失踪事件,为我们敲响了社会安全与家庭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