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绝壁郭亮村·仙境老君山】纯玩三日游(1).doc
文件大小:8.9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4.03千字
文档摘要

【绝壁郭亮村·仙境老君山】

万仙山郭亮村/仙境老君山/洛邑古城/丽景门

应天门/挂壁公路/十字街美食

纯玩三日游

行程特色:

※【老君山】-国家5A级景区、超级网红打卡地、人间仙境

※【万仙山】:世界第九大奇迹、绝壁长廊、挂壁公路-郭亮洞,悬崖上的村庄-郭亮影视村;

※【郭亮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电视台CCTV第二届《乡愁》拍摄地

※【郭亮挂壁公路】-世界第9大奇迹、郭亮村民历时5年纯手工开凿的绝壁长廊,全场1250米

※【丽景门】-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是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

※【洛邑古城】-被誉为中原渡口、集游、玩、吃、住、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观光区※【应天门】-规模宏伟,气势浩大,是中国礼制中最能彰显身份和地位的建筑之一

D1

出发地-辉县-游万仙山郭亮村

餐://

宿:焦作

早上指定地点集合,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路欢歌笑语,欣赏沿途美景,乘坐空调旅游车赴山水名城-辉县,乘车赴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著名的旅游避暑、休闲胜地和影视写生基地---万仙山景区【门票赠送已含】不去不退!!【景交50元需自理】,后乘座景区巴士抵达“世界最险要、最奇特”的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这条绝壁长廊,是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步行穿过郭亮洞后抵达太行山深处、位于海拔1700多米悬崖上的山村—郭亮村,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这里秀峰突兀,石径崎岖,红、白龙溶洞深邃,喊泉银瀑悬壁。有着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秀,原始荒古,真实自然后入住酒店。

D2

游仙境老君山

餐:早餐

宿:栾川/洛阳

早餐后乘车赴栾川老君山【60周岁以下自理门票50元/人,60周岁以上免门票】【中灵索道130元需自理】1.4米以下门票索道全免,赴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前往【老君山景区】(游览时间不少于4小时)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原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西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著名的“老子”)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乘中灵索道或者云景索道:后游览【十里画屏】世界规模最大的花岗岩滑脱峰林地貌,十里长的栈道一挪一景,处处是画。【金顶道观群】:走完十里画屏就到达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金顶,这里主要参拜、祈福的殿堂。祈求官运、福禄、姻缘都可以。

★★★★★特别安排: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仙山盛世颜,老君山(白+黑夜景)...

温馨提示:

1、老君山景区参观期间,大部分台阶、切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

2、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网红打卡地、力压三雄

3、中灵大索道或者云景大索道(两个索道交替运行)往返130元人/必消。

4、老君山二段峰林小索道往返80元人,游客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自由选择。

D3

游洛邑古城/丽景门/外观应天门-返程

餐:早餐

宿://

早餐后游览洛邑古城,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其被喻为“文化圣城”。千百年来,在河南人民的哺育下,洛邑地区逐渐形成了汉族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融、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交错,乡野文化与宫廷文化同息的文化特征,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增添了一副深邃而博大的区域人文的精神画卷。后外观丽景门,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是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也是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十字街美食应该是洛阳最为古老的一部分,而老街,则承载着洛阳的记忆。在街边喝一碗杏仁茶,吃一块梅花糕,看着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老街就是这个样子,像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融合在了一起,自然、和谐后入住酒店。后外观车缆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在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被金兵烧毁,沿用530多年之久,是当时朝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