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配置管理
在全球经济大融合的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IT运营能力已成为革新制胜的关键。企业组织借力于各种信息化平台,在管理水平和运营绩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一种趋势,是保持和增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某省某某通讯公司的IT运维服务业务主要面向互联网业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客户,为满足客户信息服务需求,提供高配置的应用基础设施,通过与互联网的高速连接,以丰富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应用资源向客户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主机托管、机位租赁、网络带宽租用、内容分发等基础服务和网络连通性检测、网络流量检测等增值服务。
2021年,某省某某通讯公司启动了IT服务管理升级项目,目的是以服务客户和支撑业务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通过流程化的管理方法实现IT管控体系与技术体系的有机结合,更好的提高IT服务水平和效率。2021年4月我公司通过竞标承接该项目,项目投资额为390万元,项目周期为8个月,而我有幸担任项目经理。
此项目开发覆盖该省通讯公司的省公司和所有地市公司,提升公司原建的IT服务台,支持7×24小时的语音、WEB、app等多种接入方式和云平台协作、云知识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式。以工作流为基础,结合组织结构及权限管理,完成IIT服务相关的事件管理、需求管理、省内派发工单管理等流程的规范固化。提供自动和手工两种方式来执行和审核IT相关系统的维护作业计划,实施停复机等关键业务的端到端监控功能,采集性能指标并生成业务过程的监控视图。实现对IT资产和基础设施的集中管理,并与总部IT服务管理平台对接,满足全程全网的运营需要,提升I纵向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
该项目按时顺利上线并交付了实际运行的I服务管理系统,而本人作为项目经理,组织并参加该项目的人员组织与沟通、系统设计与开发、集成和测试、应用培训及文档管理等各项工作内容。本人充分认识配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基础却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公司的研发中心和该项目的开发实施现场的通讯分公司不处于同一省,面临异地开发是我公司的研发中心和该项目的开发实施现场的通讯分公司不处于同一省,面临异地开发配置管理问题,我们进行严格的版本控制和程序跟踪,提高了开发效率并增强了异地沟通效果。在该系统项目中,我主要使用Intersolv公司的pvcs配置管理工具,从制订配置管理计划、配置项识别、配置项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配置管理回顾与改进等六个方面论述了配置管理的有关工作。在项目全过程规范化配置管理,注意员工培训并加强沟通与协调等方法和策略来实施配置管理。
一、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计划引领行动,往往是项目成功的好开端。配置管理计划是如何开展项目配置管理工作的规划,是配置管理过程的基础,应该形成并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处于受控状态,项目启动后我们进行认真分析和精心策划,制定了明确清晰的配置管理计划使该项目的配置管理有章可循。配置管理计划内容包括:(1)配置管理活动,主要包括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发布管理与交付;(2)实施这些活动的规范和流程;(3)实施这些活动的进度安排;(4)负责实施这些活动的人员或组织,以及她们和其他组织的关系。我们在计划中配置管理的各个角色及职责权限说明书,并设立周工、陈工为A/B角的配置管理员;确定进行配置管理所需要的资源,包括选择项目级配置管理工具PVCS作为本项目的配置管理工具等;确定配置管理的项目干系人和介入时机,以及按照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制定详细的培训;制定配置项管理表和基线计划;制定变更控制规程和配置库备份计划等,为配置管理提供了指导性纲领页。
二、配置项识别
识别软件配置项对整个管理活动非常重要,它给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软件项目提供了唯一的标识符,使其易于控制和管理,配置标识是配置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配置管理的前提。它包括为配置项分配标识和版本号,确定配置项的范围、属性、标识符、基准线以及配置结构和命名规则等。我们采用RUP方法进行配置项的标识,分类梳理配置项信息和层次关系,并注重符合IT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和该通讯集团的指导规范。配置标识命名科学严谨,特别是涉及通讯行业IT业务支撑的专业配置项,严格按照BSS、OSS、MSS、FDA和ITM五大域进行严格区分。建立和填写配置管理表,使配置标识工作一目了然。做好了以上配置管理计划的制度准备和配置标识的内容准备工作。为我们该项目的配置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线标志着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的结束,当一个个软件配置项形成文档并通过评审,便成为基线。基本功能是对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更清晰的划分,使连续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从而对试验结果进行测试和确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用户需求的不断变更以及内部测试或评审产生的各种问题,可能会导致需求、成本、资源、进度和设计方案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