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Unit2UsingLanguage2名师教学设计
执教:广东省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罗欣捷
课题: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Unit2BridgingCulturesUsingLanguage
课型:读写课
年级:高二
时长:40分钟
主题语境
人与社会——文化沟通与交流:“出国留学的利或弊”讨论
语篇类型
本课由两篇文本构成,讨论了出国留学的利或弊。两篇文本既是书信体也是议论文的题材。
语篇分析
两篇文章为同一主题语篇,语篇类型一致,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一样。两篇文章选取的是两位家长关于“出国留学的利或弊”的投稿信,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立场:一位认为弊大于利,另一位认为利大于弊。两位家长的论述都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两位作者不是仅站在个人的角度发表对出国留学的看法,还从国家甚至全球的角度思考是否有必要出国留学。这两篇文章兼具书信和议论文题材特点。从书信的角度看,它们都包括称呼、正文、信尾客套语和署名。同时,这两封信正文的五段则为经典的议论文写法。都针对“出国留学的利或弊”这个话题进行分析、评论,都具备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严谨逻辑性强,运用了议论文中的各类衔接词,如tobeginwith,inaddition,forexample,as,tosumup,allinall等。这类衔接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指引读者理解作者的推理和论证过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历史班学生。本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对英语学习热情高。学生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阅读能力和掌握跳读、略读等阅读技巧,大部分同学都具有较好的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议论文写作的语言储备,为了腾出时间重点让学生在堂上进行笔头和口头的输出,巩固输入部分提炼的结构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课前学生对课文及议论文语言学习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在本课学习之前,首先学生对出国留学的话题没有很多的了解及思考;其次,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结构化知识及语言知识没有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因此,教师借此文本引导学生对出国留学话题进行全面的探讨,思考文化交流问题;并让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结构及语言知识。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将能够:
通过分析文章标题预测文章主题话题;通过预测、略读、寻读等阅读技巧,开展篇章阅读活动,获取文章关键信息;利用关键词导问、图片及视频辅助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解读;
阅读两封报纸投稿信,理解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述逻辑;学习议论文的语篇结构和写作方法,分析语篇中的衔接词的表达效果;
结合本课学习的议论文语篇结构及衔接词,能够就出国留学的利或弊写一篇议论文,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理解文化沟通与交流在当今时代的意义,能够积极并且正确的探究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阅读两篇文章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在此基础上总结议论文的结构;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出国留学的利和弊,培养学生客观、全面、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就上述问题写一篇观点明确、论证严谨的议论文,并在写作中恰当运用衔接词。
2.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基于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迁移话题进行逻辑性地、批判性地分析,并提出个人观点;
(2)学会全面、客观、深入地思考问题,结合自身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和价值判断。
七、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互动时间模式
Stage1Lead-in
Step1
Watchavideo
Sswatchaninterviewabouttheotherstudents’opinionsonstudyingabroad.
利用视频,创设语境,导入主题,多方面了解不同地区学生的留学想法,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并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2’
CW
Stage2Pre-reading
Step2
Questiontime
Basedonpreviousvideo,TinvitesSstothink,“Doyouthinkit’snecessarytostudyabroad?Andwhy?”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留学社会现象,激活学生的已有背景知识和认知,形成阅读期待。
2’
CW
IW
Stage3While-reading
Step3
Skimfortexttype
TasksSstoskimfortexttypeandfindouttypicalsymbolsbylookingthroughsalutation,bo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