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方药系统嵌入式开发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件大小:183.5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1.26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1

南昌市重点科研与攻关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中医方药系统嵌入式开发研究

计划类别:科研攻关(嵌入式应用软件)

申报单位(盖章):江西中医学院计算机系

联系人:杜建强

联系电话:0791-7118864

通讯地址:南昌市湾里区云湾公路18号

管理部门:

南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六年十月八日

目录

TOC\o1-3\h\z一. 选题的必要性 4

1. 产业政策 4

2. 发展现状 4

3. 目的及意义 5

4. 进展情况 6

二. 技术方案论述 6

1. 关键技术、创新点及技术水平 6

2. 技术方案 8

3. 技术质量指标 9

4. 各阶段目标 10

5. 经费预算 10

三. 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12

1. 项目技术来源 13

2. 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13

3. 申请单位情况 13

4. 项目组人员情况 15

5. 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17

四.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17

1. 预期市场需求 17

2. 预期盈利水平、产业化前景 17

3. 实施风险 18

五. 社会效益 18

中医方药系统嵌入式开发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

选题的必要性

产业政策

本项目拟在PDA设备上设计实现中医方药系统,改善中医方药系统的知识传播途径,为国内外的中医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好工具,为中医从业人员提供查方、开方的好助手,为积累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提供好的平台。本项目融合了信息领域与中医药领域的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目前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六大”就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走科学发展之路。以此为出发点,党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必须以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战略主体,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由资本和劳动力驱动转向科技引领的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长期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一种医学体系,面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体及其疾病,与西方医学和其它传统医学比较,独具特色和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十分重视,温家宝总理在“十一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中医药研发投入,加强中医临床理论研究。

因此,本项目不仅符合相关国家产业政策,而且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本项目的研制成功可以建立和完善证候和方药之间的关系,改善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方式,有助于中医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发展现状

中医辅助治疗系统的研究在我国也开展了20多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先后出现了一批以专家系统为特点的中医诊疗软件。秦笃烈1989主编的《中医计算机模拟及专家系统概论》,选编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专家软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一病域中医专家诊疗软件,容易开发,具有早期特点。第二类是向整体思维靠拢,如袁冰等的“董建华热病诊疗系统”。第三类超出专家系统概念,形成智能化辨证论治系统,如1985年朱文锋的“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医专家系统维持在原有状态。中医运用计算机,低调而稳健地向术语规范化、专题知识库、综合资料库、文献检索、辅助教学等方面迈进。上海通宝实业有限公司的“通宝中医药计算机咨询系统”,共收集了千余个症状、证型,近千种疾病和7000首单方等,其内容丰富,但不能用专家诊疗系统的标准来衡量。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颐圣计算机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医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用数据库组织有关知识,属大病域的范畴,其使用要求输入的症状按重要程度顺序排列,确定症状的量化程度,其诊断结果是一列按相关程度排列的病名连同证型的序列,具有咨询和辅助的性质。国外的专家系统多限定在单一病种或单一目的,属大病域的医学系统以匹兹堡大学用LISP语言开发的CADUCEUS的内科咨询系统为代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