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在线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4.22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在线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错误的是()。

A.对象是基本运行时的实体

B.类是对象的实例

C.对象具有封装性

D.类具有继承性

2.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以下哪种设计方法强调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A.结构化设计

B.面向对象设计

C.数据库设计

D.软件架构设计

3.以下关于数据库范式,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范式要求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原子数据项

B.第二范式要求满足第一范式,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C.第三范式要求满足第二范式,且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键

D.第四范式要求满足第三范式,且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主键

4.下列关于软件测试的描述,错误的是()。

A.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的活动

B.软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质量

C.软件测试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D.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阶段

5.以下关于软件工程中的项目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项目管理是确保项目按计划、按预算、按质量完成的过程

B.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

C.项目管理工具可以辅助项目管理者进行项目管理

D.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软件产品的开发效率

6.以下关于软件架构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A.软件架构设计关注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件之间的交互

B.软件架构设计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C.软件架构设计包括组件设计、接口设计和数据设计

D.软件架构设计不关注系统的实现细节

7.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A.软件需求工程是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的过程

B.软件需求工程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和需求验证

C.软件需求工程的目标是生成一份完整、一致、无歧义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D.软件需求工程不关注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8.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A.测试用例设计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B.测试用例设计要考虑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和测试用例的完备性

C.测试用例设计要考虑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和测试用例的执行时间

D.测试用例设计不需要考虑测试用例的优先级

9.以下关于软件维护,说法错误的是()。

A.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B.软件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适应性维护

C.软件维护的目标是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D.软件维护不关注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

10.以下关于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度量,说法错误的是()。

A.软件度量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B.软件度量可以用来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

C.软件度量可以用来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效率

D.软件度量不关注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以下哪些是面向对象的基本特性?()

A.封装性

B.继承性

C.多态性

D.命名空间

2.以下哪些是软件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A.单例模式

B.工厂模式

C.观察者模式

D.责任链模式

3.以下哪些是数据库设计中常用的范式?()

A.第一范式

B.第二范式

C.第三范式

D.第四范式

4.以下哪些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

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

C.灰盒测试

D.静态测试

5.以下哪些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

A.MicrosoftProject

B.Jira

C.Trello

D.Confluence

6.以下哪些是软件架构设计中常用的架构风格?()

A.客户-服务器架构

B.微服务架构

C.分布式架构

D.层次化架构

7.以下哪些是软件需求工程中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A.调查法

B.聚焦法

C.用例法

D.状态图法

8.以下哪些是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A.输入数据

B.输出数据

C.测试步骤

D.预期结果

9.以下哪些是软件维护中常见的维护类型?()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0.以下哪些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软件度量指标?()

A.线代码

B.代码复杂度

C.软件缺陷密度

D.软件可维护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类可以包含其他类的实例作为属性。()

2.软件设计过程中,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3.第二范式要求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