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系统的交付绩效域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江西省XX市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智能制造实训设备项目,启动于2023年的10月1日,该项目由我司中标,周期为1年,中标金额为700万元,包括代理服务费15000元,项目历时一年后,最终交付成功,该项目主要得益于国家在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到的智能制造战略,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各个国家推动新一代工业革命的关注焦点,而本次项目之所以能够成功,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智能制造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项目管理措施,确保项目成功实施并交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尤为重视项目的项目交付绩效域,坚持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的项目交付绩效域工作,以下我便从项目的交付、可交付物、质量、交付绩效域与其他绩效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描述。
项目的交付
在交付绩效域中,项目的交付是头等大事,通过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可以提供对项目预期价值的预测,从而预判项目的价值,在本项目中,我们通过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明确了项目预期结果如何与组织的业务目标保持一致。又通过项目的项目章程和详细的基准计划,确保用于概述项目生命周期、关键里程碑、关键可交付物、评审及其他信息对项目的预期结果进行了充分的度量。
而在项目的交付过程中,我们格外重视通过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释放价值,完美贯彻价值交付体系,通过将传统项目管理与价值交付理念相结合,将项目管理提升到价值的层面,例如在本项目中,我们通过软件升级和模块化设计等方式,延长了项目的使用周期,并通过持续不断地优化,实现项目的价值交付升华,并以此确保项目成功交付,不出纰漏。
可交付物
项目完成后交付的最终成果便是可交付物。其所指代的是最终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可交付物反映了干系人的需求、范围及质量。在本项目中,我们采取专家判断的方式,邀请了智能制造方面的相关专家,因为他们具备智能制造相关技术以及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听取他们关于硬件、软件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的相关意见,在不断召开的细化会议中,将干系人的期望与需求,特别是质量需求逐一细化,形成最终的完成的定义。
此外,我们也很重视需求的动态调整,例如在工业机器人这个子项目中,我们发现该项目的不确定性强,制约因素颇多,因此我们采用了适应型的生命周期方法,通过迭代计划会、迭代审查会、迭代回顾会等,对可交付物的事项进行逐一鉴定,确保项目的可交付物满足完成的定义后,再对项目进行正式的验收。
质量
而在项目交付的过程中,质量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质量不是一个人或某些人的事情,而是整个项目团队的事情。在如今的时代,全面质量管理早已引领潮流,为当今的项目管理工作做出了指导和方向。因此在本项目中,我们根据范围、需求与质量的不同,找出合理的方式方法,促使项目的质量达标。我们深知,项目的范围与需求聚焦于交付的产物,而质量则聚焦于交付产物的过程中能够达到的绩效水平。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好质量关,对可交付物的质量进行核对,确保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而结合范围确认环节,全面验收可交付物的达标情况,最终确保可交付物充分满足质量要求,达到令客户满意的价值交付。
此外,我们还结合在线检测与质量的追溯技术,结合PDCA和六西格玛等质量改进方法,完善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通过识别其中的缺陷成因以及质量低劣的原因,来完善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确保项目达到质量测量指标。
交付绩效域与其他绩效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八大绩效域并非独立存在的,他们之前存在了一定的相互作用。例如交付绩效域是在规划绩效域中执行所有工作的终点,同时又能通过项目交付绩效域建立各种过程、管理实物资源以及管理采购等促使交付工作。而项目团队在该绩效域中执行工作的同时,其工作性质还会影响到项目团队如何驾驭不确定性的方式。
在本项目过程中,我们通过滚动式规划和适应型的开发方法,对项目的可交付物进行不断地审查,例如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前期已知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规划,后期未知的条目,待项目信息完善之后,再进行继续规划,确保项目的收尾工作圆满完成,可交付物符合完成的定义。
此外,我们结合项目交付绩效域,对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例如,在采购之前,我们通过供方选择分析,选择出了合适的卖方,在管理采购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谈判和建议书评估的方式对项目的招标文件、采购工作说明书等文件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工作,为了达成对投标人一视同仁的理念,我们还召开了投标人会议,将投标的条件等条目详细的陈述给投标人,确保他们能够明白投标要求。
而在管理实物资源的时候,我们会根据风险是否可预测将风险划分为可预测和不可预测风险,并为此预留出相应的应急储备,必要时,我们还会向高级管理层申请管理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在应对项目的不确定性的同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