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系统项目的交付绩效域
在众多的行业中,电网企业因其服务客户多、资产规模大、业务板块多、可靠运行压力大、优质服务要求高,以及其在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更加注重规范管理,更加注重风险防控,更加注重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确保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数字化时代,为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电网企业进一步拓展设计覆盖面、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并推进审计的数字化转型。
某某省A电网公司践行“科技强审”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开放、融合、动态、智能”的数字化审计体系,推动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围绕“为业务赋能、为管理增效”建设目标,决定启动A电网公司审计数字化中台项目建设工作。
2021年10月,我公司顺利中标该项目,通过公司选拔,我作为项目经理主持了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项目于2021年10月22日召开项目启动会,于2021年11月中旬完成需求启发工作,2021年12月中旬完成系统设计工作,2022年2月下旬完成系统测试工作,计划于2022年4月上旬完成系统试运行,4月底完成系统初验,进入为期6个月的运维阶段,于2022年10月完成系统终验。我们按照项目型组织结构进行管理,整个项目周期大概为12个月,合同金额620万,在各个里程碑时间评审中对产出的交付物进行审核,确保项目符合预期。
通过调查发现,A电网公司以往大多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都会出现需求分析不到位、范围定义不准确、变更频繁、交付成果不能达到预期等交付绩效域管理问题。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在内审系统建设中,我们通过对A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交付绩效域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遵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交付绩效域管理理论,结合A电网公司数据中台内审系统开发项目特点,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制定符合要求的项目交付绩效域管理方案,对项目进行需求管理、范围定义、范围控制和范围确认,从而确保设计院数据中台内审系统的顺利建成。
价值驱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关注价值的实现,包含了项目管理原则、绩效域、项目生命周期、过程组、10大知识领域和价值交付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项目管理者需要始终坚持项目管理原则,通过涵盖10大知识领域的项目管理过程组对项目进行管理,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干系人、团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规划、项目工作、交付、测量、不确定性这8个与绩效密切相关的因素,我们称之为绩效域。通过这8个绩效域帮助项目在系统内运作,实现价值交付系统的功能,为组织及其干系人创造价值,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这些绩效域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在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运行,系统内的每个绩效域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并协调一致、共同运作,支撑项目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例如,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项目领导者花费大量时间聚焦于干系人、项目团队、项目生命周期、项目工作等多个绩效域,这些绩效域相互重叠和关联,并在项目中同时开展,我们不能把某一个绩效域当作一个孤立的工作进行处理。在实际项目进行过程中,每个绩效域中开展的活动是由组织的背景、项目、可交付物、项目团队、干系人和其他因素确定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特定的执行顺序和权重。
交付绩效域的绩效要点
其中,交付绩效域涉及与交付项目相关的活动和职能。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有效执行本绩效域可以实现预期目标,为了有效执行交付绩效域,项目经理需要重点关注价值的交付、可交付物、质量这些绩效要点。
价值的交付
如果项目所使用的开发方法支持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发布可交付物,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就可以向干系人交付价值;而在项目生命周期结束时才发布可交付物的项目,则会在项目完成后产生价值。有的项目在项目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可以继续获得价值。
我们通过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相关文件明确了项目预期成果如何与组织的业务目标保持一致。通过项目章程和详细的基准计划,用于概述项目生命周期、关键里程碑、关键可交付物、评审和其他顶层信息,对项目的预期成果进行定期测量。
可交付物
可交付物是指项目的临时火最终的产品、服务或结果,它有助于取得项目所要实现的最终成果。可交付物反映了干系人的需求、范围和质量。
在本项目获取需求初期,我们采用专家会议法,邀请具有相关内审系统建设经验、熟悉电网企业审计流程和建设电网企业数据中台的专家,对A电网公司数据中台内审系统的建设目标、功能性需求、审计模型构建,做出全面且合理的判断和评估。通过与用户进行访谈,了解内审系统涉及的数据源、审计报告、审计流程、展现形式以及需要实现的功能性需求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质量
交付不仅仅是范围和需求。范围和需求聚焦于需要交付的内容,而质量聚焦于需要达到的绩效水平。与质量相关的成本由项目所在的组织承担。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在质量和满足质量所付出的成本二者之间寻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