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要点(最全).doc
文件大小:467.55 KB
总页数:8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6.2万字
文档摘要

第1页

第一章核酸构造与功能

DNA变性: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碱基对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理化性质即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这是一个跃变过程,

伴有增色效应,DNA功能丧失。

DNA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构造,伴有A260减小〔减色效应〕,DNA功能恢复。〔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构造过程,称为DNA复性。〕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当将DNA稀盐溶液加热到80-100°C时,双螺旋构造发生解体,

两条链分开,形成无规那么线团,一系列理化性质也随之改变:变性后,260nm紫外吸

收值升高,此效应称之为增色效应。核酸光吸收值常比其各核苷酸成分光吸收值之

与少30%-40%。这是在有规律双螺旋构造中碱基严密地堆积在一起造成。这种现象叫做DNA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构造变为单链无规那么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DNA在260nm出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光密度总与小得多〔约少35%-40%〕,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分子杂交:不同来源DNA单链间或单链DNA与RNA之间只要有碱基配对区域,在复性时可形成局部双螺旋区,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是以研究与诊断为目,用来检测特定序列核酸〔DNA或RNA〕DNA片段或RNA片段,称为核酸探针。

回文构造:脱氧核苷酸排列在DNA两条链中顺读与倒读意义是一样,脱氧核苷酸以一个假想轴称为180°对称,这种构造称为回问构造。

回文序列:DNA分子中以某一中心区域为对称轴,中心区域一侧碱基序列旋转180°后与另一侧碱基序列对称重复。

Tm值:DNA变性发生在一个很窄温度范围内,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A到达最大值一

260

第2页

半时温度称为该DNA溶解温度或熔点,用Tm表示。

Chargaff定律: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摩尔数相等,即A=T;鸟嘌呤与胞腺嘧啶摩尔数也相等,即G=C;

含氨基碱基总数等于含酮基碱基总数,即A+C=G+T。

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即A+G=C+T。

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构造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大小与构造不同,使得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与A-T〔或T-A〕之间进展,这种碱基配对规律,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超螺旋DNA:双螺旋DNA进一步扭曲所形成麻花状构象。超螺旋DNA比双螺旋DNA分子更严密。双螺旋DNA分子通过自身屡次转动扭曲形成螺旋螺旋构造,称为超螺旋构造;大多数天然DNA分子为负超螺旋。

拓扑异构酶:是一类剪接DNA分子、改变DNA拓扑状态酶。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转录与重组中起重要作用。

顺反子:基因功能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密码,一种构造基因。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百分含量。

2、DNA与RNA构造与功能在化学组成、分子构造、细胞内分布与生理功能上主要区别

是什么?

DNA

化学组DNA中戊糖是β-D-2-脱氧核

成糖

DNA中碱基是A、G、C、T脱氧核糖核苷

核苷酸:dAMP、dGMP、dCMP、dTMP

RNA

RNA中戊糖是β-D-核糖

RNA中碱基是A、G、C、U核糖核苷

核苷酸:AMP、GMP、CMP、UMP

第3页

分子构

一级构造

大多数天然RNA分子是一条单链,其可以发

二级构造:双螺旋构造、三链

三级构造:超螺旋

生分子自身回折,而使互补碱基区形成局部类似DNA双螺旋区。不能配对碱基区域那么形成突环,不同RNA分子因碱基序列不同而具有不同比例双螺旋区。

tRNA二级构造:单链、三叶草形、四臂四环tRNA三级构造:在二级构造根底上进一步折叠扭曲形成倒L型

细胞内分布

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

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均有各自DNA

原核细胞,DNA存在于类核

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核

生理功

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

RNA负责遗传信息表达,它转录DNA遗传信

载体、负责遗传信息储存与发不,并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息,直接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将遗传信息翻译成各种蛋白质,使生物体进展一系列代谢活动,从而能够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

3、DNA双螺旋构造有些什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