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眼科学概述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3.39 MB
总页数:4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51千字
文档摘要

朋友,

请您珍爱眼睛

让光明伴随我们每一天;中;;一、中医眼科学发展史;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

殷武丁时代,就有包括“疾目”的甲骨文卜辞

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70多种眼科用药。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多种眼病。

唐代出现了《龙树眼论》第一部眼科专著。

宋代设立的太医局已将眼科独立。

元明的《原机启微》是一部眼病专著。

明清的《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等眼病专著的内容更为丰富。;西方现代医学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

17世纪认识眼的屈光成像,18世纪有了白内障摘除术,

19世纪独立

1851年德国Helmholtz发明了检眼镜引起了眼科学划时代的进步

20世纪各种诊治眼病的器械和方法相继问世。

50年代人工晶体植入术

70年代玻璃体手术和角膜屈光手术

;现代眼科学19世纪从西方传入我国

1924年李清茂教授翻译出版《梅氏眼科学》

1929年华西大学成立第一所眼耳鼻喉科医院

1937年成立全国眼科学会

1955年汤飞凡和张晓楼分离和培养沙眼衣原体;二、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一)眼球

近似球形。

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mm

位于眼眶前部,受构成眼眶的骨壁和眼睑保护,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眶脂肪垫衬,以减少眼球的震动。;中医眼科学概述PPT课件;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缘);1.眼球壁;角膜;角膜;角膜生理特点

透明

无血管

有丰富神经末梢;巩膜

纤维膜的后面5/6,不透明,血管少

巩膜组织学上虹膜、脉络膜有联系,巩膜疾病容易并发葡萄膜炎

1.角膜缘:结膜、角膜和巩膜移行处是临床部分内眼手术常用切口的部位或重要标志

2.巩膜静脉窦:参与房水循环

3.筛板:视神经纤维通过

;2.中层(色素膜)

又称色素膜、血管膜、葡萄膜

自前至后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3部分

色素多,血管多,血管相互吻合,是全身疾病容易引起葡萄膜病变的解剖依据

;色素膜层的作用

1.葡萄膜富有色素和血管,营养和遮光

2.瞳孔调节光线进入眼内的多少,保证成象清晰

3.调节作用

4.睫状突分泌房水,维持眼内压;(1???虹膜

虹膜位于角膜后面,晶状体之前,分前房[角膜与虹膜之间空腔]后房[虹膜与晶体表面之间空腔]

功能:遮光

虹膜纹理:表面隐窝与皱折

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形孔

虹膜根部:与睫状体接壤处

瞳孔括约肌:环形排列副交感N支配↑缩瞳

瞳孔开大肌:放射状排列交感N支配↑扩瞳;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三叉神经纤维网

炎症:虹膜肿胀,虹膜纹理消失

眼睛疼痛、渗出、出血

瞳孔的调节反射(对光反射)

强光→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弱光→瞳孔扩大肌收缩→瞳孔散大;特点

1.根部脆弱,外伤易离断

2.富含血管:炎症时渗出多,外伤易出血

3.色素多:外伤时易脱落,炎症易后粘连

4.神经未梢丰富:病变时疼痛明显;(2)睫状体(睫状肌)

前接虹膜根部、后连锯齿缘与脉络膜分界的环形带状组织

前部:睫状突:前1/3,较厚,分泌房水

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之间联络的透明小带

后部:睫状肌环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体变厚以适应近视力

平坦部或扁平部:后2/3较平坦,睫状环;中医眼科学概述PPT课件;中医眼科学概述PPT课件;睫状体有丰富的血管和分布密集的神经丛

炎症:眼睛疼痛、渗出明显;(3)脉络膜

前接睫状体扁平部的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

有丰富的血管、色素。但无感觉神经

功能:营养、遮光

组织学分5层脉络膜上腔

大血管层中血管层

毛细血管层玻璃膜;脉络膜的特点

1.色素多:遮光

2.血管丰富:营养视网膜外层,玻璃体

3.血管管径小,吻合支多,血流缓慢,细菌毒素容易滞留;中医眼科学概述PPT课件;3.视网膜(内层)

起于距齿缘、止于视神经乳头

1.黄斑:在视网膜上有一部位称为黄斑,直径2㎜,中央有一小凹0.2㎜,是

视力最敏锐之处,我们查视力就是检查该部的敏感度。

2.视盘:在黄斑鼻侧有一圆盘状,称视盘,即视神经乳头,直径1.5㎜,是视神经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凹陷称视杯(生理盲点)。视盘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

生理功能:因有感光细胞,是视觉感受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