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医德特点1.实践性与稳定性离开医德践行则无所谓医学道德。2.继承性和连续性往往世袭相传。3.全人类性医学没有阶级性、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全人类所有。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医学伦理学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第一章
绪论
医学伦理学的提出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具有广阔的社会性、文化性和人性的领域。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为什么要学习医学伦理学?1.神圣职业(医学)躯体和整个身心负责2.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3.?医学高技术发展的需要(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4.?医学教育的需要5.我国医德现状的需要中国社会深刻变化,“道德大滑坡”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疗卫生职业道德建设非常必要。6.社会变革、医疗和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第一节
一、伦理、道德
二、职业道德
三、医学道德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伦理
1.伦理
无论中外,伦理都指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道理和准则。
2.伦理学
以道德为对象,研究道德起源和发展,道德本质和社会作用、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规范体系等问题的理论。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道德(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理解伦理学必须先从道德讲起)?不同时期不同阶级对道德的认识有所不同。道德一词在古代包含有规律、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意思。什么是道德?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对上述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含义的理解
道德的起源
道德根源何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伦理学出现以来,就一直众说纷纭。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代表性;
(1)神的意志决定的--“神启论”
宗教唯心主义观点,没神就没有道德。(代表人物;中世纪的噢斯定、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人间善恶乃真主的天意”;
中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仁义制度之教尽取于天”等。)
(2)道德是源于人类的天性--“天赋道德论”主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先验的和纯理性的产物,是人们与生俱来就有的善良意志和良志。
(代表人物;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等认为“善的理念”是“先天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是我古有之也”。)
(3)“人的自然本性论”
包括情感欲望论和动物本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的哲学家霍布斯、法国的爱尔维斯等。)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道德产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主观
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
客观
一定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包括伦理关系、伦理原则、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道德的本质一般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因而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本质是它的特殊规范性和实践性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而它是一种实践精神。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
道德的评价方式
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是道德的评价方式
这些方式都是非强制性的力量,它们有别于政治、法律的评价方式。
医学论理学(Medicalethics)道德现象的构成三要素意识指在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如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等;活动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围绕善恶进行的,可以用善恶评价的群体活动和个人行为的实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