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普外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3.4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8.94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普外科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胃造口术的适应证除外

A、十二指肠外伤者

B、食管瘢痕狭窄

C、脑卒中伴吞咽苦难者

D、食管气管瘘者

E、食管癌致食管梗阻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造口术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但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如食管癌致食管梗阻、脑卒中伴吞咽困难、食管瘢痕狭窄、食管气管瘘等情况。十二指肠外伤者一般不首选胃造口术,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2.关于休克代谢的变化最常出现的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血中尿素氮、肌酐、肌酸含量降低

C、代谢性酸中毒

D、蛋白质分解代谢减弱

E、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休克时,由于组织灌注不足,无氧代谢增强,乳酸生成增加,同时肝脏处理乳酸的能力下降,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而休克时一般不会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主要与呼吸功能障碍有关,不是休克最常出现的代谢变化;休克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血中尿素氮、肌酐、肌酸含量会升高。

3.以下不属于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的是

A、短肠综合征

B、大面积烧伤

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肢体外伤性失血

E、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全胃肠外营养的指征包括不能从胃肠道正常进食如短肠综合征、严重烧伤、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等。肢体外伤性失血一般通过适当的局部处理及补充液体、输血等治疗,通常不需要全胃肠外营养。

4.男,28岁,右侧腹股沟部肿块突出1年余,站立明显伴下坠感,平卧肿块消失。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可见长梨形肿块,降入阴囊,手推肿块可回纳,压迫内环肿块不再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切口疝

B、斜疝

C、直疝

D、股疝

E、脐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疝块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呈梨形或椭圆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该患者符合腹股沟斜疝的表现。脐疝多见于小儿,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块;直疝多见于老年人,疝块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疝块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切口疝有手术切口史。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斜疝。

5.肠外营养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不正确的是

A、低血糖症

B、穿刺部位感染

C、静脉血栓形成

D、气胸和血胸

E、空气栓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肠外营养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包括气胸和血胸、静脉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感染、空气栓塞等,低血糖症不属于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

6.有利于腹膜炎渗液至盆腔,减少毒素吸收的护理措施

A、禁食水、输液

B、肠道减压

C、应用抗生素

D、保持腹腔引流通畅

E、安置半卧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安置半卧位可使腹膜炎渗液流向盆腔,因盆腔腹膜面积小,吸收毒素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减少毒素吸收。而禁食水、输液主要是维持机体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肠道减压用于减轻胃肠道张力等;应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保持腹腔引流通畅是为了引出腹腔内液体等,均与减少毒素吸收至盆腔这一作用关系不大。

7.腹股沟直疝是

A、回纳疝块进入阴囊

B、回纳疝块占腹外疝90%

C、回纳疝块不落入阴囊

D、回纳疝块以青壮年多见

E、回纳疝块压迫内环,其不再突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腹股沟直疝的疝囊经直疝三角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所以回纳疝块不落入阴囊。选项A描述的是腹股沟斜疝进入阴囊的特点;选项B说的腹外疝中腹股沟疝的占比情况;选项D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选项E是腹股沟斜疝压迫内环后不再突出的特点。

8.不属于单纯性肠梗阻的是

A、肠内粪块

B、肠内蛔虫团

C、肠粘连

D、绞窄性疝

E、肠肿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单纯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而无肠管血运障碍。肠粘连、肠肿瘤、肠内蛔虫团、肠内粪块等均可导致肠腔堵塞,引起单纯性肠梗阻。而绞窄性疝是指疝内容物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可伴有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属于单纯性肠梗阻。

9.患者男性,42岁。两天前,右上腹开始疼痛,后全腹痛并有高热,查体:体温39.5℃,脉搏120次/分,血压85/60mmHg,面色苍白,神志淡漠,白细胞13×109/L,板状腹,尿少。请问根据症状体征,其休克类型属

A、心源性休克

B、神经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患者全腹痛伴高热,白细胞升高,有板状腹等腹膜炎体征,考虑为严重感染导致的休克,符合感染性休克的特点。过敏性休克常由接触过敏原引起;心源性休克多有心脏基础疾病及相应症状;神经性休克常因神经调节障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多有失血、失液等导致血容量不足的情况,该患者均不符合这些类型休克的表现。

10.肠梗阻患者一般情况较稳定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侧卧位

C、头低卧位

D、平卧头转向一侧

E、半卧位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