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儿科学重点个人版.docx
文件大小:66.73 K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1.72万字
文档摘要

第一节中医儿科学进展简史

☆春秋战国扁鹊为最早小儿医

☆西汉淳于意—下气汤治气鬲病,记录了儿科最早的医案。

☆儿科最终形成在---宋朝

☆儿科现存最早专着:《颅囟经》提出的小儿为“纯阳之体”观点。

☆儿科着名医家:“儿科之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天花、麻疹类专着之始。

☆《幼幼书》:南宋刘昉,整理、集合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着。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缺乏”,留意养阴认为六味地黄丸立意极好。

☆明代万全提出三有余四缺乏:阳常有余,阴常缺乏,肝常有余,脾常缺乏,心常有余,肺常缺乏,肾常虚。

☆清-吴瑭: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其次节小儿年龄分期

胎儿期:男女生殖之精相合受孕,直至分娩断脐〔40周〕。

生儿期:诞生脐带结扎开头,到诞生后满28天。

婴儿期:诞生28天后,至一周岁。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幼童期〕:3-7岁。

学龄期7周岁-青春期降临〔女12,男13〕。7.青春期:女11-12至17-18;男13-14至18-20.

胎龄: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40周,共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妊娠早期12周的胚胎期: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影响。

围生期:胎龄满28周—诞生后7天。胎儿期死亡率最高 围生期。

诞生后死亡率最高 生儿期

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 婴儿期

小儿非脾肾缺乏时期 婴儿期

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一、体重

初生:3kg 前半年:0.7kg/月,后半年:0.5kg/月。

1岁以上:2kg每年。波动范围±10%,低于标准15%以上时为养分不良。六个月以内 体重〔kg〕=3+0.7×月龄

7---12个月 体重〔kg〕=7+0.5×〔月龄-6〕

1岁以上 体重〔kg〕=8+2×年龄kg二、身高

初生:50cm;1周岁:75cm2岁-12岁:70+7×年龄

三、囟门

前囟闭合时间:12—18个月。

后囟闭合时间:诞生时或生后2—4个月内。四、头围、胸围

一周岁头围等于胸围,以后胸围大。

五、牙齿

乳牙:萌出:4-10个月〔平均6个月〕,出齐:2-2.5岁颗数:20颗;2岁以内乳牙颗数公式乳牙数=月龄-4或6

恒牙:6岁:开头换恒齿、第一恒磨牙;12岁:其次恒磨牙;17岁以后:第三恒磨牙〔智齿〕。成人28-32颗牙。

六、血压

收缩压〔mmHg〕=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七、智能

〔一〕感知发育

诞生时即有视听觉,1个月时,视听反响明显,3个月:追视〔头眼协调〕寻声源〔转头向声源〕。

〔二〕运动发育

三抬四撑五抓六翻七坐八爬九扶站十二走

〔三〕语言发育

初生哭叫3咿呀4月笑声7爸妈1岁单词渐成句5岁完成来表达第四节生理特点、病因、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1、脏腑柔嫩、形气未充〔突出表现:肺脾肾三脏缺乏〕

2、生气蓬勃、发育快速二、病理特点

〔一〕、发病简洁,传变快速

传变快速:小儿在疾病过程中简洁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

易实”,“易寒易热”。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如何理解清代吴鞠通“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字义: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含义:从阴阳学说,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根底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稚嫩和不完善的。

▽如何理解《颅囟经》“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字义:“纯”指小儿所禀元阴元阳未增耗散;

“阳”指小儿生命力旺盛,如同旭日之初 升,草木之方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含义:纯阳概括了小儿生气蓬勃、发育快速的生理特点,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怎样生疏肺脾肾缺乏生理病理特点?

答:小儿脏腑柔嫩,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缺乏,但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缺乏更为突出。一方面小儿诞生后肺脾肾三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所致;另一方面,小儿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功能状况要求更高。所以相对小儿生长发育要求,常常会消灭肺脾肾缺乏的特点。

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

辨斑疹

疹: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斑: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

察二便

胎粪:生儿生后3-4天内所排大便,呈褐色,粘稠无味,称为胎粪。

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稍有酸臭气,稠度均匀,日行3次左右。牛羊乳喂养为主者:大便色淡黄,质较干硬,有臭气,日行1~2次。

察指纹

适用年龄:二、三岁以内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