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产科检查骨盆测量.ppt
文件大小:2.31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1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孕妇监护产前检查时间:妊娠20周开始。妊娠20~36周期间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首次检查内容病史:年龄职业月经史及既往孕产史既往史和手术史预产期推算:末次月经月份减3,日期加7。本次妊娠过程家族史和丈夫健康状况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全身体检:产科体检:腹部检查:视诊:注意腹形、大小有无妊娠纹、手术疤痕、水肿。触诊:注意腹壁紧张度,测宫高、腹围;四步触诊:听诊:听诊胎心音。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步第四步第三步第二步四步触诊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同胎方位胎心音听诊部位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盆测量:外测量:髂棘间径:孕妇仰卧,用骨盆测量尺测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23~25cm。髂嵴间径(IC):孕妇仰卧,测两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正常值约25~28cm。以上两径线可相对反映骨盆入口横径大小。骶耻外径(EC):产妇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测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第五腰椎棘突下的距离,正常值18~20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大小。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测量髂棘间径及髂脊间径示意图髂棘间径及髂脊间径体表标记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骶耻外径测量骶耻外径体表示意图第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坐骨结节间径(TO)两坐骨结节内侧间的距离,代表骨盆出口的横径。正常值8.5~9.5cm。可用柯氏骨盆出口测量器测,或用检查者拳头测量,若能容纳成人手拳,则8.5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约90°,小于80°为不正常。其弯度与角度反映骨盆出口大小。第1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拳坐骨结节间径测量显示坐骨结节示意图第1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测知骨盆大小。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与骶岬上缘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12.5~13cm。方法: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及骶岬上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另一手食指标记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食指,测量距离。真结合径: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由对角径减去1.5~2cm得出。第1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角径测量示意图第1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10cm。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正常能容纳3横指。以上两径线反应中骨盆是否狭窄。第1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儿宫内情况监护:妊娠早期:确定子宫大小是否与妊周相符,必要时B超检查。妊娠中期:判断胎儿大小是否与妊周相符,监测胎心率。妊娠晚期:测宫高腹围、计数胎动、监测胎心音,判断胎位、胎盘位置、成熟度。羊膜镜检查,判断胎儿安危;胎儿心电图监测;第1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胎儿电子监测通过连续观察记录胎心率、胎动、宫缩的变化,判断胎儿宫内安危:胎心率的监测:胎心率基线及一过性胎心率变化:胎心率基线:定义:在无胎动、无宫缩或宫缩间期记录的FHR。正常(normocardia):120-160bpm过速(Tachycardia):160bpm过缓(Bradycardia):120bpm第1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FHR变异指FHR有小的周期性波动。正常胎心率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为10~25bpm(次/分)。基线摆动表示胎儿有一定的储备能力,健康;基线变平即变异消失或静止提示胎儿储备力丧失。第1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过性胎心率变化:加速:子宫收缩后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持续时间15秒。胎儿良好。减速:指随宫缩出现的短暂性胎心率减慢。早期减速它的发生与子宫收缩几乎同时开始,子宫收缩后即恢复正常,幅度不超过40bpm(如图).早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一般无伤害性)的表现。第1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变异减速:宫缩开始后胎心率不一定减慢。减速与宫缩的关系并不是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