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疗器械概况课件.ppt
文件大小:8.35 MB
总页数:10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9.33千字
文档摘要

医疗器械概况*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电极安装法医疗器械概况*医疗器械概况*脑电图导联方式双极导联法把头皮上两个活动电极分别连接到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进行记录的方法,叫双联导联法。特点:不使用无关电极,只使用头皮上的两个活动电极。记录两个电极间电位变化的差值,可以大大减小干扰,并可排除无关电极引起的误差,定位精确,但幅度较低。单极导联法由一个置于头皮上活动电极与一个中性电极(无关电极)构成导联的方法。一般取两耳做无关电极,或者说无关电极置于耳垂。特点:记录的波幅高,可探测深度比较深,异常脑电活动容易发现,但干扰较大。医疗器械概况*医疗器械概况*单极导联医疗器械概况*双极导联医疗器械概况*脑电图分析根据频率与振幅的不同将脑电波分α波、β波、θ波和δ波。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β、α、θ、δ波医疗器械概况*(1)α波:可在头颅枕部检测到,频率为8~13Hz,振幅为5~20μV,它是节律性脑电波中最明显的波;整个皮层均可产生α波。α波在清醒,安静、闭眼时即可出现,波幅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作规律性变化,呈棱状图形。睁眼、思考问题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消失而出现快波,这一现象称为α波阻断,如果被测者安静闭目,则α波又重新出现医疗器械概况*(2)β波:β波在额部和颞部最为明显,频率约为13~30Hz,振幅约为5~20μV,是一种快波,β波的出现一般意味着大脑比较兴奋。(3)θ波:θ波频率为4~8Hz,振幅约为10~50μV(它是在困倦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所记录的波形。(4)δ波:在深度睡眠、早产婴儿幼儿、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时出现,频率为0.5-4Hz,振幅为20~200μV。医疗器械概况*结论:当脑电图由高振幅的慢波变为低振幅的快波时,兴奋过程加强;当低振幅快波变为高振幅慢波时,则意味着抑制过程进一步发展。医疗器械概况*诱发脑电技术给机体以某种刺激,也会导致脑电信号的改变,这种电位称为脑诱发电位。诱发电位: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是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在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的变化。1、视觉诱发电位2、听觉诱发电位3、体感诱发电位医疗器械概况*诱发电位的测量部位及临床价值类型刺激方法测量部位临床诊断价值VEP闪光或视觉图形刺激头皮枕叶部多发性脑硬化外周神经伤害神经病SEP电流刺激感知皮层上外周神经纤维和皮层之间脊柱通路的疾病AEP声音刺激(咔嗒声、爆发声、白噪声)脑干上听觉通路缺陷疾病医疗器械概况*视觉诱发电位:向视网膜给予视觉刺激时,在两侧后头部所记录到的由视觉通路产生的电位变化医疗器械概况*听觉诱发电位:给予声音刺激,从头皮上记录到的由听觉通路产生的电位活动,因其电位源于脑干听觉通路,故又称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医疗器械概况*体感诱发电位:驱体感觉系统在受外界某一特定刺激(通常是脉冲电流)后的一种生物电活动,它能反映出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神经结构的功能。医疗器械概况*临床适应症状:癫痫各种类型意识障碍颅内占位性病变代谢性疾病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睡眠障碍脑死亡鉴定医疗器械概况*脑电图的临床主要应用科室小儿科脑外科(神外)精神科神经内科呼吸睡眠中心癫痫中心急救室医疗器械概况*脑电地形图对多导脑电信号进行二次处理。先计算出各节律在不同头皮位置上的功率,然后再通过差值运算,得出做图所需的像素值,并用彩色或灰度表达其强弱,构成能定量反映大脑机能变化的分布图像,从而把复杂多变的脑机能变化,变成通俗易懂的图形。医疗器械概况*医疗器械概况*医疗器械概况*医疗器械概况*体内电极体内电极,用作在生物体内检测生物电势。因电极被插入体内,电极材料的安全性很重要,象Ag-Agcl电极和人体蛋白质会发生化学反应,不应选用。下面介绍两种体内电极:经皮注射式针电极和丝电极。医疗器械概况*经皮注射式针电极(a)丝电极(b)针电极一般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常用于肌电的测量,效果较体表电极大5~7倍。丝电极一般采用外面涂有绝缘层,直径为25~125μm的镍铬合金丝做成,用于肌电的长期测量。医疗器械概况*生物电电极宏电极微电极体表电极体内电极金属微电极玻璃微电极按电极的大小分类医疗器械概况*1)金属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