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心迷雾拥抱心阳光汇报人: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Part1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Part2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Part3不良心态的危害Part4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Part1第一部分
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孤独心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工定义说: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在中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
Part2第二部分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社会文化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总会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选择的多样性关系的复杂性,从而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积极的文化影响下,消极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例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攀比心理”“游戏人与“吃喝玩乐”的不良思想不断地在青少年中渗透,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这是需要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引
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却又无法摆脱应试教育。学校的教学与课程中应针对学生的能力、兴趣而丰富学生的课程,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智力和个性。但是,由于有的学校一味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又缺乏兴趣和活动的培养,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也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厌学、逃学的情绪,这些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消极影响。
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获取知识的第一个来源,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所以父母的一举一动、文化素质、个性品格、对子女的教育模式及兄弟姐妹的关系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不完整或不和睦的家庭,很难培养出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父母的分居或离异,家长经常性的争吵不休,这类家长往往忽视对子女的照顾,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普遍对生活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会造成他们的恐惧、迷茫,甚至孤僻、厌世的心理。
安全感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法律、界限的需要和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父母是给青少年造成安全感缺失的主要来源。“父母的不公平、不公正或相互矛盾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全”,这些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痛苦,也会让他们感到这个世界是不可靠、不安全和不可预见的。
Part3第三部分不良心态的危害
损害生理健康?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会严重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以皮质醇为例,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皮质醇分泌增加,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而且,不良心态还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处于高压、负面情绪下的人群,患胃溃疡的概率,比心态平和者高出3倍以上,不良心态对身体健康的损害不容小觑。
阻碍个人成长进步?消极的心态,会让人自我设限,错失许多发展机会。一个总是怀疑自己能力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往往不敢尝试,白白放弃了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因害怕失败,不敢参加重要的项目或竞赛,就无法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同时,这种心态会降低人的学习效率和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