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3版 教案 第4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doc
文件大小:146.2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授课教案

20-20学年第学期

学院系(部)

课程名称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任课教师

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R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课时安排

2

序号

01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第4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4.1概述

4.1.1机械零件修复技术的特点

4.2.2机械零件修复的类型

4.2金属扣合技术

4.2.1金属扣合技术的特点

4.2.2金属扣合技术的分类

4.3工件表面强化技术

4.3.1表面形变强化

4.3.2表面热处理强化和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

4.3.3三束表面改性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零件修复的功能意义,掌握零件修复的常见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机械零件修复工艺类型特点,能够对典型机械零件失效后提供修复工艺方案。

素养目标:培育学生机械零件修复中严谨务实、推陈出新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激发学生机电设备维修的创新意识和绿色理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机械零件修复的方法

难点:金属扣合、表面强化技术

方法:在熟悉零件修复基本概念基础上,初步掌握零件修复的金属扣合、表面强化的原理、工艺及应用范围。

授课地点:教室

教学媒体:课件

设备及材料:

资源: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课堂互动

作业和思考题:课后习题1、2、3

课后小结:

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可适度援引实例(常见机械零件的裂纹、磨损等情形),注重用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及过程

(引语)“快餐时代”需要“文火慢炖”“缝缝补补”

(导入)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什么是零件修复技术?(概念、意义、特点)

零件修复技术类型(分层次、分类别简要介绍)

金属扣合技术(“打补丁”,应对裂纹)

概念

特点

类型(重点)

工艺(重点)

表面强化技术(回顾:机械制造工艺中增强零件耐磨性的措施)

原理特点

传统工艺方法(适度举例+实际应用)(重点)

(1)表面热处理强化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2)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

常用的表面化学热处理强化方法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渗金属(通常为W、V、Cr等)等。

新兴前沿技术(百度资料自学)(拓展重点)

“三束表面改性技术”:

(1)激光表面处理技术

常见的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有激光表面淬火、激光表面涂敷、激光表面合金化等。

(2)电子束表面处理

电子束表面淬火、电子束表面重熔、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电子束表面非晶态处理

(3)离子束表面处理

授课教案

20-20学年第学期

学院系(部)

课程名称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任课教师

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R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课时安排

2

序号

01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第4章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4.4塑性变形修复技术

4.4.1镦粗法

4.4.2挤压法

4.4.3扩张法

4.4.4校正法

4.5电镀修复技术

4.5.1概述

4.5.2电刷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塑性变形、电镀修复的定义,掌握塑性变形、电镀技术的工艺要领。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塑性变形、电镀修复工艺类型特点,掌握典型机械零件失效后修复技巧。

素养目标:培育学生机械零件修复中严谨务实、推陈出新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激发学生机电设备维修的创新意识和绿色理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机械零件修复工艺之二

难点:塑性变形、电镀修复技术

方法:在回顾零件修复基本概念等基础上,初步掌握零件修复的塑性变形、电镀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及应用范围。

授课地点:教室

教学媒体:课件

设备及材料:

资源: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课堂互动

作业和思考题:课后习题4、5、6、7

课后小结:

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可适度援引实例(常见机械零件的变形、磨损等情形),注重用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回顾上次课内容

1.零件修复技术?(概念、意义、特点、类型)

2.金属扣合技术(概念、特点、类型、工艺)(提问互动)

3.表面强化技术(原理、工艺及搜集整理的新技术资料)

二、塑性变形修复(零件变薄、变细、变弯后如何修复?)

1.镦粗法

2.挤压法

3.扩张法

4.校正法(冷校、热校)

三、电镀修复技术

1.基本原理(应用电化学)

2.电镀质量影响因素:包括镀液的成分以及电镀工艺参数。

(1)pH值

(2)添加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