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
车床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卧式车床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序号
故障内容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1
圆柱工件加工后,外径产生锥度
(1)主轴箱主轴轴线对滑板移动,导轨的平行度超差
(2)床身导轨倾斜,一项精度超差,或装配后发生变形
(3)床身导轨面严重磨损,主要三项精度均已超差
(4)两顶尖装夹工件,尾座顶尖与主轴轴线在水平方向不对中
(5)刀具磨损的影响
(6)主轴箱温升过高,机床热变形
(7)地脚螺栓松动
(l)重新校正主轴轴线的安装位置
(2)用调整垫铁来重新校正床身导轨的倾斜精度
(3)刮研导轨,或进行大修理
(4)调整尾座两侧的横向螺钉
(5)重新刃磨刀具,正确选择切削用量,或选用耐磨刀具材料
(6)检查轴承与润淆,检查油泵进油管是否通畅,定期换油,降低油温
(7)调整、紧固地脚螺栓
2
圆柱形工件加工后,外径产生椭圆及棱圆
(l)主轴轴承间隙过大
(2)主轴轴颈的圆度超差
(3)主轴的轴承外环或箱体主轴孔有椭圆.或装配间隙过大
(l)调整主轴轴承的间隙
(2)修理主轴轴硕达圆度精度要求
(3)更换轴承,修整主轴箱轴孔.并保证它与滚动轴承外环的配合间隙
3
精车外圆时.圆周表面上出现规律性的波纹
(1)刀具与工件之间引起振动
(2)因带轮等旋转件振幅太大而引起机床摆动
〔3)电动机旋转不平衡引起机床摆动
(l)减少振动,刃磨刀具、调整刀杆伸出长度及刀尖安装位置
(2)校正带轮或对带轮的外径、带指进行光整加工
(3)校正电动机转子的平衡,有条件时进行动平衡
4
精车外圆时,圆周表面有混乱的波纹
(l)主轴滚动轴承的滚道磨损
(2)主轴的轴向窜动太大
(3)用卡盘装夹工件车削时,卡盘法兰盘松动造成工件不稳
(4)大、中、小滑板的滑动表面间原过大
(5)方刀架座底面与底板表面接触不良
(6)使用尾座顶尖支持工件切削时,顶尖套筒不稳定,或活顶尖有磨损、精度差
(1)更换主轴的滚动轴承
(2)调整主轴推力轴承的间晾
(3)紧固松动螺钉或修理更换法兰盘
(4)调整所有导轨副的镶条、压板,使间隙小于0.04mm,并使移动平稳、轻便
(5)涂色法检查接触精度,可用刮研修正
(6)夹紧尾座套筒,更换活顶尖
5
精车外径时,主轴每转一转,在工件圆周表面上有一处振痕
(1)主轴的滚动轴承有几粒滚子磨损严重
(2)主轴上的传动齿轮节圆径向圆跳动误差大
(1)逐校检查浪子,确系磨损严重,更换轴承
(2)修理或更换主轴上节圆径向跳动超差的齿轮副
6
精车外径时,在圆周表面上每隔一定长度距离重复出现一次波纹
(l)溜板箱的纵向进给小齿轮与齿条啮合不良
(2)光杠考曲或光杠、丝杠、操纵杠的三孔不同轴,及与车床导轨不平行
(3)溜板箱内某一传动齿轮损坏或由于节径振摆而引起的啮合不良
(4)主轴箱或进给箱中的轴弯曲,或齿轮损坏
(l)如工件波纹之距与齿条齿距相同时,可认为波纹由齿条副引起,应调整齿条与齿轮的间隙,或更换新件
(2)拆下光杠校直,装配时保证三孔同轴,滑板在移动时不得有轻、重现象.
(3)检查与校正溜板箱内传动齿轮,已损坏时应更换新件
(4)校直传动轴或更换齿轮,用手转动各轴,在空转时应无轻、重现象
7
精车外径时,圆周表面上与主轴轴线平行或成一角度重复出现有规律的波纹
(1)主轴上的传动齿轮的齿形误差大或啮合不良
(2)主轴箱上的带轮外径(或带槽)振摆不符合要求
(1)调整主轴轴承,使齿轮副的侧隙保持在0.05mm左右
(2)消除带轮的偏心振摆调整它的滚动轴承间隙
8
精车外径时,圆周表面上,在固定的长度上,有一节波纹凸起
(I)床身导轨在固定长度位置处有碰伤凸痕等
(2)齿条之间接缝不良,齿条表面在其处凸出
(l)修去凸痕、毛聪
(2)校正两齿条的接缝配合,遇到齿条某齿特粗时应修整到与其他齿的齿厚一致
9
精车端面后,端面跳动超差
主轴轴向游隙或轴向窜动量较大
调整主轴轴向游隙及窜动
10
精车端面中凸起
(1)滑板移动对主轴轴线平行度超差
(2)滑板的上、下导轨垂直度超差,该项要求上导轨的外端必须偏向主轴箱
(1)校正主轴箱主轴轴线位置,在保证工件正锥合格下,要求主轴轴线向前偏移
(2)对经过大修理以后的机床出现该项误差时,必须重新刮研床鞍下导轨面
11
精车端面平面度超差
(1)中滑板移动对主轴轴线的垂直度超差
(2)滑板移动对主轴轴线平行度超差
(1)调整中滑板镶条,使松紧合适,修刮床鞍上燕尾导轨面
(2)校正主轴轴线位置
12
精车大端面时,每陌一定距离重复出现一次波纹精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