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0航空装备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目录
TOC\o1-3\h\z\u一、航空装备行业现状分析 3
1、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3
全球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3
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5
细分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7
2、产业链结构分析 8
上游原材料及元器件供应情况 8
中游航空制造环节及机载系统分析 10
下游整机及航空发动机等重要子系统 11
3、竞争格局与企业分布 13
国内外主要企业市场份额 13
中国航空装备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15
产业集聚与核心区域分析 17
二、航空装备行业技术与创新趋势 19
1、新材料与制造工艺创新 19
超材料、高温合金、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应用 19
2025-2030航空装备行业新型材料应用预估数据 21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进展 21
轻量化与材料创新方向 23
2、新技术渗透率提升 25
隐身技术、MEMS惯导、光子陀螺等新技术的应用 25
新技术对装备性能与成本的影响 27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28
3、军民融合与军用装备创新 30
军用航空装备的创新与升级需求 30
民用航空技术对军用装备的促进作用 32
军民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3
三、航空装备行业投资战略与风险分析 36
1、投资战略建议 36
核心赛道布局:军用航空、新材料、智能装备等 36
操作节奏把控:关注产业事件窗口、技术信号等 38
2025-2030航空装备行业投资战略预估数据 39
风险对冲策略:警惕技术迭代风险、规避订单波动风险 40
2、重点投资标的分析 42
总装平台类企业:中航沈飞等 42
发动机产业链企业:航发动力等 43
新材料创新企业:光启技术等 45
3、行业风险分析 46
国际局势变化对军贸订单的影响 46
美联储加息周期对高估值标的的压制效应 48
供应链全球化与自主可控风险 50
摘要
2025至2030年,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统计,我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9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35亿元,预计2025年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到2030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创新的不断驱动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政策方面,国家将航空航天列为战略核心产业,每年军费预算稳定增长,“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速航空航天装备国产化进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技术创新方面,超材料、高温合金、碳纤维等新型材料渗透率快速提升,大数据、AI技术推动研发效率提升,无人机技术向物流、测绘等民用领域拓展,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需求方面,随着国产C919等商业大飞机的成功试飞及交付使用,民用航空领域市场需求激增,同时军用航空装备采购规模也呈现出年均增长15%以上的强劲态势。展望未来,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将朝着自主创新、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世界影响力。投资战略上,建议关注军用航空、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核心赛道,重点配置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市值超千亿企业,同时警惕技术迭代风险,优选军品占比高、民品布局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企业,以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
指标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产能(架)
2500
2600
2700
2800
2900
3000
产量(架)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产能利用率
80%
81%
82%
82%
83%
83%
需求量(架)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占全球比重
25%
25%
26%
26%
27%
27%
一、航空装备行业现状分析
1、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全球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从增长驱动因素来看,航空装备市场的扩大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对航空产品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在民用航空领域,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和旅行需求的增长,航空装备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例如,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已经成功研制并交付,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提高了国产飞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策支持,通用航空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航空装备市场的扩大。
从市场细分来看,航空装备市场可以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军用航空装备市场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十四五”期间的装备升级需求为军用航空配套市场带来了巨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