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刑事诉讼法学题库(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自行回避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A、公安.司法人员主动提出自己不参加诉讼
B、被追诉人申请有关人员不参加诉讼
C、被害人申请有关人员不参加诉讼
D、合议庭指令有关人员不参加诉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行回避是指公安、司法人员主动提出自己不参加诉讼,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或偏见等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B选项被追诉人申请有关人员不参加诉讼属于申请回避;C选项被害人申请有关人员不参加诉讼也属于申请回避;D选项合议庭指令有关人员不参加诉讼不符合自行回避的定义。
2.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
A、依法行使刑事审判权
B、查明案件事实
C、进行法制宣传
D、惩罚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A
3.下列基本原则中,不属于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的是()。
A、无罪推定原则
B、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C、一事不再理原则
D、依靠群众原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依靠群众原则是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并非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主要有无罪推定原则、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等。
4.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保证金的下限通常设定为()。
A、2000元
B、800元
C、500元
D、1000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取保候审保证金的下限通常设定为1000元。根据相关规定,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
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原则是()。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强化教育,弱化惩罚
D、强化惩罚,弱化教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原则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该原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注重通过教育来促使其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而不是单纯强调惩罚。B选项惩罚为主、教育为辅不符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C选项强化教育、弱化惩罚表述不准确,应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D选项强化惩罚、弱化教育更是错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6.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事诉讼中依申请指派法律援助范围的是()。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困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BC选项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是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而非依申请指派。D选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困难的,属于依申请指派法律援助的范围。
7.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检察机关
C、监狱
D、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死刑立即执行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负责对各类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包括对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最终确定和执行命令的下达。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一些刑罚,如短期有期徒刑、拘役等的执行;检察机关主要是法律监督机关,对法律的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监狱主要负责执行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8.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是否受理,应当在()。
A、15日内审查完毕
B、10日内审查完毕
C、7日内审查完毕
D、5日内审查完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并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自诉;(二)不属于本院管辖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三)不符合前条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之一,需要补充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三日内补送;(四)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规定宣告被告人无罪后,人民检察院根据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应当依法受理;(五)依照本解释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裁定准许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重新起诉的,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六)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或者退回人民检察院;(七)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法受理。对公诉案件是否受理,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完毕。
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事回避人员适用范围的是()。
A、鉴定人
B、辩护人
C、诉讼代理人
D、证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刑事诉讼中,回避适用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