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第3-1部分: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
器件光学和光电参数测试办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24年第十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
外文版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60号)的安排,由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等负责主办国家标准《LED显示屏第3-1部分: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光学
和光电参数测试办法》(项目编T-339),归口单位为全国电子显
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7)。
2.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计划任务下达后,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开展
对Micro-LED的研制单位、用户单位、检测机构的调研,对Micro-LED的制造工
艺、重点参数、测试方法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编制
标准草案,进行标准的编写工作,行成标准草案。
2025年4月17日-18日,SAC/TC547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成都组织召开《LED显示屏第3-1部分: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光学和光
电参数测试办法》等四项国家标准标准研讨会,来自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发
光二极管显示应用分会、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青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
有限公司、厦门质量监督检验院、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显示屏行业的
各方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标准初稿的范围、框架结构等进行研讨,
对标准的范围、术语定义等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编制组针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
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规定的文字表达和基本格式编写。
本标准编制的格式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编制程序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遵
国家标准报批资料
循以下编制原则:
1)标准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保持统一性和一致性;
2)标准编制起草的条文明晰、规范,试验方法中仪器、关键步骤等内容详
细、明确,可操作性强;
3)标准须进行充分技术论证或试验论证,应依据充分,理论正确,验证可
信,确保技术成熟性、可靠性;
4)标准应满足确保国内市场上大部分产品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同时能够引
导市场上产品的改进、完善,从而有利于行业的持续进步。
2.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光学和光电参数的测试条件和测试
方法。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文字符号、标
准测试条件、光学特性、光电性能等六章内容。其中,标准测试条件包括标准大
气条件、电源、标准测试条件、测试装置等,光学参数包括长程均匀性、短程均
匀性,光电参数包括响应时间、功耗等。本标准详细规定了以上测试方法的测试
目的、测试方法、测试步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该规范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Micro-LED的特点,对当前Micro-LED
的制作工艺、重要参数、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编制过程中在SAC/TC547
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下,集合LED显示屏产业的重要企
业、研究机构、标准机构、检测机构等对技术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讨。编制过程中,
针对该规范中规定的测试环境、参数及计算方法,按照测试方法标准进行了测试
验证,确保该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本标准规定的内容是行业内通用性的内容,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未识别出标准
的某些技术内容涉及专利。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Micro-LED显示技术是当今国际上最前沿的显示技术之一,具有亮度高、寿
命长、分辨率高、环境可靠性好等优点。
国家标准报批资料
基于Micro-LED这些优点,Micro-LED可应用于对亮度要求较高的增强现实
(AR)、车用平视显示器(HUD)、超大型显示广告牌等特殊显示应用产品,并可
在可穿戴/可植入器件、虚拟现实(VR)、光通讯/光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