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C2.B3.B4.B5.C6.A7.C8.A9.B10.A
二、填空题
1.室外设计地面
2.自然地基、人工地基。浅基础、深基础
3.墙、底板、顶板、楼(电)梯、门和窗、采光井
4.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
三、简答题
1.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2.地基要求:强度要求、变形要求、稳定要求、经济要求。
基础要求:强度、稳定性要求、耐久性要求、经济性要求
3.建筑物使用性质、地基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影响、地基土冻结深度的影响、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等。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
条形基础一般多用于多层混合结构建筑。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常采用独立基础。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可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5m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或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和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5.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500mm时,且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能侵入地下室内部,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会受到土中潮气的影响,需作防潮处理。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标高,即地下室的外墙和地坪浸在水下时,地下室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而底板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地下水位高出地下室地面愈高,则压力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对地下室作防水处理。
防潮:当地下室的墙体采用砖墙时,墙体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要求灰缝饱满,并在墙体上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图2-25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a)墙体防潮(b)底板
防水做法有:卷材防水、混凝土构件自防水、涂料防水等。
地下室外防水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