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判断围岩动态最直观和最重要的量测信息是:
A、拱顶下沉量测
B、地表沉降量测
C、净空变形量测
D、洞内外状态观察
正确答案:C
2.某铁路隧道,全长10000m,采用圆形断面,开挖半径为6m,该隧道按照开挖跨度划分属于:
A、大跨度隧道
B、小跨度隧道
C、中等跨度隧道
D、特大跨度隧道
正确答案:C
3.施工缝采用止水带或止水条防水,设置在结构厚度的()处。
A、1/3
B、1/2
C、1/4
D、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施工缝采用止水带或止水条防水时,一般设置在结构厚度的中间位置即大于1/2处,这样能更好地起到防水作用,防止地下水渗漏,所以答案选B。
4.某铁路隧道,全长10000m,采用圆形断面,开挖半径为6m,该隧道按照开挖跨度划分属于:
A、大跨度隧道
B、小跨度隧道
C、中等跨度隧道
D、特大跨度隧道
正确答案:C
5.锚杆质量检查主要做()试验:
A、抗压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拔力
D、灌浆密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锚杆的质量检查主要是做抗拔力试验,通过检测锚杆的抗拔力来确定其锚固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灌浆密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并非锚杆质量检查的主要试验项目。
6.某铁路隧道全长3000m,按照长度划分,该隧道属于:
A、长隧道
B、中长隧道
C、特长隧道
D、短隧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铁路隧道分类标准,隧道长度在1000m至3000m之间的属于中长隧道,该隧道全长3000m,所以属于中长隧道,答案选[B]
7.喷射混凝土应在其终凝()后进行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d:
A、1.5h
B、2.0h
C、1.0h
D、0.5h
正确答案:B
8.()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具有一定自稳条件的Ⅳ~Ⅴ级围岩大断面隧道的施工:
A、单侧壁导坑法
B、全断面法
C、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D、三台阶七部开挖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台阶七部开挖法适用于开挖断面为100~180㎡,具有一定自稳条件的Ⅳ~Ⅴ级围岩大断面隧道的施工。该方法通过设置三个台阶七个分部,能够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适用于这种较大断面且围岩条件相对较好的隧道施工场景。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一般适用于Ⅴ~Ⅵ级围岩;全断面法适用于Ⅰ~Ⅲ级围岩;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隧道。
9.矿山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山岭隧道修建方法,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循环开挖:
A、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
B、钻孔→装药→爆破→出渣→通风
C、钻孔→爆破→通风→出渣→衬砌
D、钻孔→爆破→出渣→通风→衬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矿山法施工顺序一般为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然后再进行后续工序,选项A符合这一施工顺序。而选项B中出渣在通风之前不符合要求;选项C、D中爆破后先出渣再通风不符合正常流程顺序。
10.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莲塘隧道,全长2650m,按照长度划分该隧道属于:
A、短隧道
B、特长隧道
C、长隧道
D、中长隧道
正确答案:C
11.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大于0.9时,围岩质量为:
A、优
B、好
C、良
D、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RQD(RockQualityDesignation)即岩石质量指标,是指钻探时岩芯的完整程度,是评价岩石质量的重要参数。当RQD值大于0.9时,说明岩芯完整程度很高,围岩质量为优。
12.矿山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山岭隧道修建方法,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循环开挖:
A、钻孔→爆破→出渣→通风→衬砌
B、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
C、钻孔→装药→爆破→出渣→通风
D、钻孔→爆破→通风→出渣→衬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矿山法施工时,首先进行钻孔,然后装药,接着爆破,爆破后产生有害气体等,需要先通风,之后再出渣,最后进行衬砌,所以顺序是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
13.在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中,受喷面处理的紧后工作是:
A、接通风水电试机
B、初喷混凝土
C、机具就位
D、埋设喷层厚度标钉
正确答案:D
14.软岩与硬岩的分界指标是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
A、5
B、30
C、60
D、15
正确答案:B
15.对于围岩压力来的快来的大,对地表下沉有严格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中,可采用的辅助施工措施是:
A、管棚
B、小导管注浆
C、深孔帷幕注浆
D、超前锚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管棚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对地表下沉有严格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管棚是利用钢拱架,沿开挖轮廓线,向开挖面前方打入钢管或钢插板构成的,形成对开挖面前方围岩的预支护,能很好地限制围岩变形,控制地表下沉。深孔帷幕注浆主要用于防渗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