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pptx
文件大小:6.95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7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绪论

1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目录CONTENTS

2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01

工程检测与测试的意义及发展历程

3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推动技术进步

确定材料、工艺是否满足工程需求

降低工程造价

对在役结构进行合理的评估,保障安全,并为养护加固提供依据

合理地控制并科学地评价施工质量

4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检测与测试的概念

测量、试验、测试是什么

测量

是指以被测定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计量是指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试验

检测

是指对迄今未知事物的探索性认识过程,是指对被研究对象或系统进行实验性研究的过程。

测试

是指具有实验性质的测量,或者可以理解为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定量地获取某种研究对象原始信息的过程。

检验与测试结合

5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1

2

4

6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02

工程检测技术概述

7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检测媒介

弹性波

01

与材料的力学特性、结构形状、边界条件相关

电磁波

其他

包括红外线、光波、紫外线、微波、X光等

电磁诱导、回弹仪等

03

02

8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检测对象——桩、柱、杆

基桩检测技术

低应变(PIT)

检测基桩完整性(有无断裂)

测试方便

高应变

检测基桩完整性

推算基桩承载力

跨孔声波(超声波)

检测基桩完整性

测试结果相对可靠

需预留声波管

基桩

9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检测对象——桩、柱、杆

锚杆、锚索长度及灌浆密实度检测

岩锚杆

锚杆长度

灌浆密实度

岩锚索

锚索长度

锚索杆

10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检测对象——桩、柱、杆

护栏立柱埋深检测技术

检测对象

埋置于土/混凝土中的钢质立柱

检测内容

立柱的长度及埋入深度

公路护栏立柱

11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检测

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检测技术

检测对象

混凝土材料及结构

检测内容

(1)强度、刚度不足;

(2)内部缺陷;

(3)尺寸不合要求;

(4)出现裂缝,包括浇筑层间产生脱空问题;

(5)钢筋的位置、尺寸、数量的不合规以及钢筋锈蚀。

12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岩土工程及材料检测

岩土工程及材料检测技术

检测对象

基础工程(如道路、铁路路基,建筑物基础等)、隧道工程、土石坝、堤防等水利工程等

常出现的问题则主要体现

(1)变形问题:路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2)强度问题:材料强度不足造成的滑坡、隧道塌方等事故

(3)渗透问题:由于地质原因、材料原因或者施工缺陷造成的过大渗透等

水坝

13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14

预应力结构检测

预应力结构检测技术

检测对象

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结构特点

(1)结构较为复杂

(2)材料受力较大

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

(1)预应力松弛问题

(2)钢绞线锈蚀问题

(3)灌浆不饱和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现场试验与测试

现场试验与测试

材料试验

结构试验

其他

桥梁静载实验

15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远程监测

远程监测技术

检测对象

结构本身:变形、应变、震动、倾斜等

环境:温度、风力、交通等

数据采集及实时传送

(1)数据采集

(2)数据传输(有线、无线)

数据分析及储存

(1)混凝土老化

(2)其他

斜拉桥梁监测

16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17

物联网

物联网

概念

物联网技术(IoT,InternetofThings)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技术。物联网指的就是物体之间的连通,这种连通与互联网有所区别,不是纯粹的信息连通,而是能够利用虚拟信号和数据进行概括。

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物联网的作用分析

(1)计算机科学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

(2)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

(3)互联网与物联网相互影响。

无处不在的物联网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第2版教学课件3

18

BIM

概念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基于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数字模型,可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传递和共享,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工程信息做出正确的理解和高效应用。

包括的模块

(1)实体检测模块

(2)结构远程监测模块

(3)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