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 习题答案汇总 卢士华 模块1--10 建筑概述---民用建筑设计.docx
文件大小:1.42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1.47万字
文档摘要

一、选择题

1.C2.B3.A4.B5.C6.C7.B8.A

二、填空题

1.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27,27~100

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面、门窗

基本、扩大、分

三、简答题

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我国现行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

2.民用建筑主要由基础、墙体和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六个主要构造部分组成,除上述六个主要组成部分之外,还有其他构配件和设施,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基础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基础。作为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作用,内墙起着分割空间、组成房间、隔声、遮挡视线以及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作用。楼板层也称楼层,它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承受家具、设备、人的重量和楼层自重,同时楼板层对墙或柱起水平支撑作用,传递风、地震等侧向水平荷载,并将其上所有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墙或柱。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门与窗属于维护构件,都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3.模数协调的意义: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符合模数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造价。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

4.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位置的基准线,在施工图中一般将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柱、梁和屋架等主要承重构件的轴线画出,并进行编号,以便施工时定位放线和查阅图纸。标志尺寸减去缝隙为构造尺寸(构件尺寸)。

5.当底层墙体与顶层墙体厚度相同时,承重外墙墙身内墙皮与定位轴线的间距为120mm,如图(a)所示;当底层墙体与顶层墙体厚度不同时,平面定位轴线与顶层外墙内墙皮的距离为120mm,如图(b)所示。

一、选择题

1.C2.B3.B4.B5.C6.A7.C8.A9.B10.A

二、填空题

1.室外设计地面

2.自然地基、人工地基。浅基础、深基础

3.墙、底板、顶板、楼(电)梯、门和窗、采光井

4.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

三、简答题

1.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2.地基要求:强度要求、变形要求、稳定要求、经济要求。

基础要求:强度、稳定性要求、耐久性要求、经济性要求

3.建筑物使用性质、地基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影响、地基土冻结深度的影响、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等。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

条形基础一般多用于多层混合结构建筑。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常采用独立基础。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可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5m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或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和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5.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500mm时,且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能侵入地下室内部,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会受到土中潮气的影响,需作防潮处理。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标高,即地下室的外墙和地坪浸在水下时,地下室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而底板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地下水位高出地下室地面愈高,则压力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对地下室作防水处理。

防潮:当地下室的墙体采用砖墙时,墙体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要求灰缝饱满,并在墙体上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图2-25地下室的防潮构造

(a)墙体防潮(b)底板

防水做法有:卷材防水、混凝土构件自防水、涂料防水等。

地下室外防水构造

一、选择题

1.A2.C3.C4.B5.C6.A7.A8.B9.A10.C

11.D12.A13.A14.A15.C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