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User_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非智力因素在 14461984.doc
文件大小:7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3.22千字
文档摘要

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俊香

2013.7

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性格、创新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是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因此,我本人认为在数学课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数学教学必须时时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全方位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自觉获取数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选择和倾向,是数学学习动机的内在动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因此我在教学中首抓学习兴趣的培养。

1、名人效应法

我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数学名家的简历和辉煌成就来激励学生,现代数学家如华罗庚、陈景润等,古代数学家如祖冲之、刘徽等,举行了数学专题讲座并举办了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有趣的专题板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还成立了数学学习兴趣小组。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利用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

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网络化,不但使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师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处理、课件的演示,生动、形象、具体,使枯燥抽象的数学课妙趣横生,多数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不但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新的理解,而且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节,直接利用电脑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再重新拼出一个新的角——平角,直观、形象、容易理解。还有其他内容也利用电脑平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在同学们眼里数学课不再枯燥、单调了,电脑教学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成为了他们喜欢的学科。

3、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亲其师信道”,有些中学生对某课程感兴趣往往始于对任课老师的喜爱。如果他喜欢哪一位老师,就会好好学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课。这就提示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努力使自己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这样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课程学习上;教师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把学生因教师而产生的对课程的喜爱转化为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还可利用兴趣的迁移使学生的兴趣趋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并形成良性循环。?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在教学方面下功夫?,还要提高自身人格的魅力和与学生交往的方式。其中表扬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表扬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建立和健全健康的性格和人格。我们要对学生取得的微小成绩和进步都及时,适度表扬,并适时发放奖品,学生的进步不仅是成绩的提高,更有毅力、人格等方面的健全。

二、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在数学教育中,我注意帮助学生克服人格中的消极因素、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自立、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1、加强榜样力量渗透意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欧拉时常抱着孩子写作数学论文,双目失明后,用心算和记忆坚持研究数学达17年之久;伟大的数学家哈密顿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四元数;魏晋时期的刘徽用非凡的意志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历尽艰辛,终于完成了《九章算术》;陈景润在“四人帮”横行的年代里,在没有电灯的六平方米的暗室里,带着重病,专心致志地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论的堡垒,试想,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又怎能取得巨大成就。这些伟大数学家的坚忍不拔的、无比顽强的惊人意志无不激励着学生主动去克服自己意志上的薄弱方面。

2、加强自我锻炼渗透意志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练教育正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实践活动来增强毅力,培养顽强拼搏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和作业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学会严守纪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数学作业,这就很好地渗透意志。

3、经受挫折,磨练意志

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经受挫折是增强承受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障碍,教师就有意退回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