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2 用样本估计总体 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pdf
文件大小:779.51 K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82万字
文档摘要

9.2用样本估计总体(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取值规律.

2.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根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观测数据

的分布规律.

3.理解频率分布表、折线图、条形图、扇形图的作用和识读,了解不同的统计图在表示

数据上有不同的特点.

4.理解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会求样本数据的第p百分位数.

5.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参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会求样本数

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6.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参数(标准差、方差、极差),会求样本数据

的方差、标准差、极差.

7.理解离散程度参数的统计含义.

2.数学学科素养

1.直观想象: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各种统计图的理解;方差、标准差有关

概念的理解;

2.数学运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相关计算问题.求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

数;求方差、标准差;

3.数据分析: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

差估计总体.

二、【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三、【学情分析】

第一节主要介绍表示样本分布的方法,包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条形图、扇

形图、折线图等.由于作统计图、表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明确图、表含义

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同时让学生理解:对于一个总体的分布,我们往往从总体

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把样本数据表示成频

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的形式,能从图表上直观的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为学习本节内容在

基础知识上有了铺垫。

第二节是是主要介绍总体百分数的估计方法,即借助具体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

分布直方表估计总体百分数,所以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明确图、表含义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

估计总体百分数的意义.

第三节内容是主要介绍如何从样本中提取基本信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来推断总

体的情况.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

据.

第四节内容是主要介绍如何从样本中提取基本信息:方差、标准差、极差,来推断总体

的情况.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四、【教学设计思路/过程】

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

第二课时: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

第三课时: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第四课时: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教学重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百分位数,求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教学难点:统计图的选择,根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观测数据的分布规律.求

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

教学方法/过程: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9.1.1简单随机抽样

一、情景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

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

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

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192-197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频率分布直方图绘制步骤

①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数据的个数越多,所分组

数越多.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常分成5~12组.为方便起见,一般取等长组距,并且

组距应力求“取整”.

③将数据分组.

i

第组频数

④列频率分布表.计算各小组的频率,第i组的频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