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什么是物质及其有着怎样的特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自然界:山川、河流、树木、原子、磁场、紫外线、超声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知识拓展;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指()
A、物质的具体形态
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
C、物质现象的总和
D、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个性、特殊、具体;思考:如何区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周易》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尚书》提出”五行”说,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作为“天所以命万物”的根本。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以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一)自然界的物质性;【思考】天地万物是神创造的吗?;宇宙开始于宇宙的大爆炸,据我们最远的星球有360亿光年,太阳形成约50亿年,我们的地球也46亿岁了,生命是由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蛋白质和核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进化和演变而来,在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类。;;航天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20世纪中叶问世的空间探测器,不断揭示出过去在地面难以窥测的宇宙奥秘,使人类对空间环境、地外天体的演变、太阳系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哲学道理归纳】;(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以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物质的。;;;【知识小结】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进化的四种形态P20-1;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动物的脑在机能上??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吗?;费尔巴哈:“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产品;【知识小结】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为什么说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一下几种说法:;【知识小结】;1.《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4.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记录大脑高级活动的系统,目的是帮助心理学家通过脑活动的电子图像确认做梦人的梦中情形。通过大脑的活动了解梦中的情形,说明梦作为一种意识()
A.是人脑的机能 B.其内容源于人脑
C.是社会发展的产物D.其形式是客观的;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自然界客观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严重威胁自身生存,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坚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体现人类思想的转变。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