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质试题分析立足教材变式研究
王雪余小芬
概率问题作为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理科第21题在数学知识交汇处命题,综合考查全概率公式、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列通项、求和等主干知识,展现内容主线、突出学科本质、凸显数学思维,是一道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研究价值强的典型试题.下文对该试题进行立意、背景、解答及变式分析,以期给教师教学一些启发.
试题呈现甲、乙两人投篮,每次由其中一人投篮,规则如下:若命中则此人继续投篮,若末命中则换为对方投篮.无论之前投篮情况如何,甲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均为0.6,乙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均为0.8.由抽签决定第一次投篮的人选,第一次投篮的人是甲、乙的概率各为0.5.
(Ⅰ)求第2次投篮的人是乙的概率;
(Ⅱ)求第i次投篮的人是甲的概率;
1试题立意
试题是知识和能力的载体,它体现着考试的目的和内容.[1]从知识考查看,21题以马尔科夫链为背景,以全概率公式为核心,包含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高中主干知识,涉及构造法、待定系数法、公式法、类比等重要数学方法,蕴含分类讨论、化归转化、整体等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从能力考查看,21题考查数学建模(识别全概率模型、理解两点分布模型)、逻辑推理(理清事件间关系、用构造法及待定系数法求数列通项公式)、数学运算(利用全概率公式、等比数列通项、求和公式、随机变量均值公式计算求解)等数学核心素养.
2试题背景
试题背景指命题时试题选材的背景.研究试题背景能凸显试题立意、丰富试题研究、导向课堂教学.常见的试题背景有现实背景、教材背景、高考背景、高等数学背景、竞赛背景、数学史背景等.
2.1高等数学背景
21题蕴含高等数学中马尔科夫链背景.马尔可夫链是概率统计中一个重要模型,其数学定义为:设随机序列{X(n),n=0,1,2,…}具有离散状态空间E.若对于任意m个非负整数n1,n2,…,nm(0≤n1
2.2教材背景
教材是连接课程方案与教学实践的枢纽,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载体.[3]同时,教材也对高考试题的命制具有導向性,是高考试题命题选材的源泉.读完21题,给我们的感觉是似曾相似.确实题目含有教材例习题的影子.
一是源于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下文简称“人教版教材”)选修三第7.1节例4(50页):
某学校有A,B两家餐厅,王同学第1天午餐随机地选择一家餐厅用餐.如果第1天去A餐厅,那么第2天去A餐厅的概率为0.6;如果第1天去B餐厅,那么第2天去A餐厅的概率为0.8.计算王同学第2天去A餐厅用餐的概率.[4]
二是源于人教版教材选修三复习参考题7第10题(91页):
甲、乙、丙三人相互做传球训练,第1次由甲将球传出,传球者都等可能地将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人.求n次传球后球在甲手中的概率.[4]
以上三题均为全概率公式应用问题.其中例4和21题(1)问考查实质相同,只是将问题背景由“选择用餐餐厅”替换成了“选择投篮对象”,解答思路完全一致.10题同21题都考查利用全概率公式表达数列的递推关系,均涉及构造法、待定系数法求通项公式.
2.3高考背景
(2020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25题)甲口袋中装有2个黑球和1个白球,乙口袋中装有3个白球.现从甲、乙两口袋中各任取一个球交换放入另一口袋,重复n次这样的操作,记甲口袋中黑球个数为Xn,恰有2个黑球的概率为pn,恰有1个黑球的概率为qn.
(Ⅰ)求p1,q1和p2,q2;
(Ⅱ)求2pn+qn与2pn-1+qn-1的递推关系和Xn的数学期望E(Xn)(用n表示).
25题同21题设问形式和解答思路高度一致:均是先求特殊情况的概率取值,再利用全概率公式表达n为一般情形的概率,都涉及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最后求解随机变量数学期望.当然,两题也有细微区别:21题“第i-1次投篮的人是甲”与“第i-1次投篮的人是乙”两事件互斥且和为必然事件,是全概率公式中n=2的情形.而25题甲口袋中“恰有2个黑球”,“恰有1个黑球”互斥,但和不为必然事件,还需补充“恰有0个黑球”的情形,考查全概率公式n=3的情形.同时,21题(Ⅲ)问是两点分布模型求随机变量数学期望,而25题(Ⅱ)问随机变量Xn可取0,1,2三种情况,不是两点分布.全概率公式是高中新教材新增内容,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除25题外,2019年全国Ⅰ卷理科第21题,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第10题等均涉及全概率公式的应用.
3试题解答
率.[5]21题“第i次由谁投篮”依赖于第i-1次投篮结果,于是将样本空间表示为“第i次投篮的人是甲”和“第i次投篮的人是乙”两个互斥事件的并,利用全概率公式求解.
解析:(Ⅰ)设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