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一道教材习题的变式教学.docx
文件大小:37.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1.11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一道教材习题的变式教学

高考题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在备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研究与分析,深度解析教材中的范例与习题,巧妙变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本文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复习参考题第1题为例,深入解读习题,创造变式,并多样化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题源展示

(选择性必修一,P102,1(2))设直线l:x-ysinθ+2=0,则直线l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

二、习题解析

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计算后,得到正确答案是完成一道题目的终点,而并非是思考与反思的终点.如何深入地思考、解读题目、探索题目考查的知识本源,以及选择怎样变式教学,以上述教材习题为例,选择出正确答案之后,该进行哪些反思及变式创新才能让学生吃透方法、形成关键能力呢?

三、习题变式

试问:改变sinθ出现的位置,对题目有怎样的影响呢?

变式1设直线l:(sinθ)x-y+2=0,则直线l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

试问:改变θ的取值范围,对题目又会有怎样影响呢?

变式2设直线l:x-ysinθ+2=0,其中θ∈0,π,则直线l的倾斜角α的范围是.

试问:若已知两点坐标求解直线方程,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变式3已知A-1,2,Bm,3,求直线AB的方程.

①若m=-1,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1;

综上所述,直线AB的方程为x-(m+1)y+2m+3=0.

追问:为什么上述求解分类两种情况后可以综述为(★)式呢?

这是因为(*)式是直线的点斜式,要求直线的斜率k须存在,而整理成一般式方程时,直线的斜率k存在与否均可.故而验证①斜率不存在情况,恰好可以合写成(★)式.

追问:回归到题源本身,若给出参数m的范围,该如何求解直线AB的倾斜角呢?

四、教学思考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一道题目,不如教会学生一类题目,回归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注重教材知识点的延伸及教材习题的考察知识本质,做好变式教学,成为学生吃透教材、掌握知识点的助力,鼓励学生灵活思考,探索习题的考察本质,致力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养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刘文明,王志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长短弦定理”及其推论[J].中学数学,2023,(03).

[2]张伟红.溯本求源注重数学本质——道教材题目的变式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0).

[3]曾丽.变式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4).

[4]李明哲.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J].数学教学通讯,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