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微软用户_关于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低年级学生_关于初中英语教学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中 14452768.doc
文件大小:7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6
总字数:约2.2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4-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学生非智力

因素培养的中期研究报告

夏津县教师进修学校张红莲

于2013年1月,我校启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教师评价的关系》课题研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校课题组成员和一批骨干教师按照“教学科研两不误”的要求,一边开展教学,一边研究探索,做到了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了高效课堂,学生达到了最佳学习效果。现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特别是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达到完美和谐统一”是新课标的重要教学目标。为此,非智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了本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中学英语学习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脑力劳动,英语教学更要依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只有充分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心理学》上指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一般情况下,人的智力因素差别不大,而非智力因素水平往往差别很大。因此,非智力因素便成了中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中学生学习优劣的主要原因。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如:学习兴趣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等等。

三、建立课题研究组织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进行,在教务处郭主任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课题小组,一批校级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课题组主要成员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做到分层管理,责任落实,合力作为。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期初有计划的协商、期末有研究的小结和思考,通过课题小组,确保课题的有序和深入,确保正常的研究和商议。

四、制定方案

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有关课题的材料,主要内容有教学设计的通论、有效性教学有关理论与实践、与课题研究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等,通过对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并结合我校各科教学实际,确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五、研究进展

自课题开题以来到现在,我们全组教师进行初步实施研究,结合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等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聘请教科所的有关专家给我们培训了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学校教科部的带领下,开展了有关课题的讨论,共同研究如何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将学科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完善。

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亲自上课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各位教师结合学科模式,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并参加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课堂教学即生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结合新课标,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得以维持和发展,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

个人提升方面,总结归纳了文章《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六、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个别教师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的领导下,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做更深层次的思考